周末下午茶VOL.79 | 藏匿诗意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订阅

电影《掬水月在手》预告片里说,“她(叶嘉莹先生)遇到什么困难,诗就能把她渡过去。”

于很多文人墨客而言,诗是他们用以自渡的桨。无法全然“诗意地栖居”,也不妨在生活里找寻诗意。

本期下午茶,我们一起去寻觅诗意藏匿之处。

001/

我不和你谈论 

张悬

「我不和你谈论   

我爱你」

/ 你久居闹热滚滚的都城

诗艺呀,人生呀,社会呀

已争辩了很多

这是急于播种的春日

而你难得来乡间 /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的那种惊艳感。耳机线和想象力将泥土混合青草香的清冽传达得很到位。我坐在四方明静的室内,借吴晟先生的诗任思绪飘逸,想象幼苗如何“沉默地奋力生长”,想象生命的张力是怎样蓬勃。

小雪那天,不是急于播种的春日,宜休息,宜看星星。在图书馆自习累了,任凭耳畔的张悬重复着做约定,“我带你去广袤的田野”,闭着眼盘算如何到田野去,直到纸笔记录的那堂课上——文学课上老师穿着的那件白衬衫,废名笔下我读不懂的静谧的菱荡村,溜进励耘楼教室的金色阳光一一变得渺远。

余秀华在《我爱你》中写,“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如果可以,请带我去广袤的田野,赤脚站在田野,挽起裤脚,露出脚踝和半只小腿。

002/

大地上的异乡者 

木小雅

「沉重的时刻   

如果有来生   

弘一法师偈语」

/ Chaque individu est un arbre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

sa racine ancrée dans la terre 

(树根深埋于土地)

tandis que son esprit erre partout

(灵魂却四处漂泊)

nous sommes tous des étrangers de la terre

(我们都是大地上的异乡者) /

《大地上的异乡者》改编自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沉重的时刻》一诗,原诗为: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在三毛的想象中,来生的树“没有悲欢的姿势”。不同于她对树的理解,木小雅在专辑介绍里写,“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像是一棵树。”木小雅心中的树有浓烈饱满的情绪,多愁善感,天真,喜作诗,还在试着学着释怀。

弘一法师圆寂前留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偈语,原意作挚友夏丏尊的宽慰,其圆寂和偈语却引得凡俗思考,赤条条到世界来,走这一遭,意味着什么。

“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前路漫漫,求索无终。舍弃与释怀之后,轻装上阵,好似能看到迥然不同的天地。

003/

棠梨煎雪 

银临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都城南庄   

商山早行   

花间集」

/ 旧岁采得枝头细雪

今朝飘落胭脂梨叶

轻挼草色二三入卷

细呷春酒淡始觉甜 /

《棠梨煎雪》是一首颇有年岁的歌了,似多年友谊,似好酒。渗透了光阴的东西,总平添了诗意。唐代花间诗人温庭筠写“炊烟袅袅几许,棠梨煎雪又落雨”。我好奇,温诗人笔下的小女子之所以患得患失,究竟是在忧心春的离去,还是过分珍视眼前的友人?

有人感叹,在长大的路上,一路走,朋友一路丢。我把陈奕迅的《最佳损友》单曲循环了百余遍,也没想明白,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何以笑春风。“你要习惯”,大人这样说完,往往再语重心长地拍拍孩子的肩,似乎也发自心底地相信这是常态。

温庭筠笔下的早春凝于板桥之上。板桥一端,旅店有客人先行,留下足印混寒霜;岑参送别归京使臣,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东坡渑池和子由,道人生“应似飞鸿踏雪泥”,踏雪鸿鹄本无心,徒留雪地几许印。

欲酿春酒一樽,须采新鲜棠梨果,融经年枝头雪。君欲酿上好春酒一樽,须辅上好情谊,伴总角之交晏晏笑耳。雪泥无意牵往事,鸿爪莫道了无痕。细呷春酒,无心盼春归。

004/

探清水河 

黄诗扶

「探清水河   

无锡景   

春江曲   

茅山道士」

/ 残阳映黄昏,如烟雨纷纷

笑天不懂情,笑我太痴蠢

秋雨下连绵,霜降那清水河

好一对那痴情的人,双双就跳了河 /

《探清水河》取材于清末民初的老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和江南小调《无锡景》,歌词由左木修结合唐代郭元振《春江曲》、《茅山道士》初引用·殉情诗改编。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巴山蜀地的一畔江岸,六哥哥拨乱了大莲的心弦。怀春少女月下会情郎,许身羞红脸,奈何这终是不被允许的爱恋。少女情郎,终成亡命鸳鸯。凄婉的故事和以黄诗扶的戏腔,更添一分贪嗔痴恨。

和《探清水河》的故事一样,东方有梁山伯祝英台双双化蝶,西方有罗密欧朱丽叶至死方休。汉乐府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在遥隔千年的今天亦依旧动人。爱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005/

何必诗债换酒钱 

黄诗扶

Winky诗

流仙

RaJor等

「魏晋风度  

将进酒」

/ 两分与月,劳烦身前打点

哪处巍峨峰峦,当借我悬来观

三分典高楼,好与长风赴宴

遍寻可爱星子,唾手一把玩 /

有人说:“听《何必诗债换酒钱》,总是想起嵇康。”嵇康,世称嵇中散,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不屑司马氏以杀戮得天下,以蔑视礼法之名被诬下狱,遂从容赴死,于刑场上抚琴奏《广陵散》,是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作为魏晋名士们率性自然、清峻通脱的审美风尚,直至今天也备受知识分子推崇,然而,表面率性潇洒的魏晋风度,事实上是魏晋时期有思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一场自杀式的自救,是一曲狂欢式的悲歌。不止嵇康,文人借五石散和酒麻醉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本应拥有的自由。

虽是戴着脚镣舞蹈,诗人们依然能舞得漂亮。将话题延伸到魏晋风度之外,余光中先生评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无独有偶,歌手许嵩在评价这首歌“让人豁然开朗,想到洒脱江湖、诗酒快意”的同时,认为在“李杜王白”中,与这首歌最相衬的是李白,那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飒气少年。

001/

帆船 

房东的猫

「帆」

/ 太阳 刚刚升起

或是刚刚才落下

对于我 一切 都来得及

一切像清晨迷雾般散去 /

莱蒙托夫写,“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译文)。”

那些被糟糕情绪裹挟着,只觉得做什么都失去了气力的日子,像是沙砾在涨潮时被迫随潮水上下翻涌。

由下坠作诗意,生活从何谈起?待潮水褪去,帆船重新扬帆,小沙砾要感谢海。

002/

历历万乡 

陈粒

「泰戈尔   

三毛   

苏东坡」

/ 若我站在朝阳上,能否脱去昨日的惆怅

单薄语言能否传达我所有的牵挂

若有天我不复勇往,能否坚持走完这一场

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 /

如果现代社会是个新型江湖,《历历万乡》便像一首边塞诗,有大漠,有苍茫的风景。陈粒唱的,是爱情,是理想,还是其他别的什么,我暂未找到答案。每逢失意,却又效仿泰戈尔,设想那颗“指导我的生命通过不可知的黑暗”的星星,一次次找来这首歌。

我们仍旧想要当初想要的不一样”,大漠开有那样恣意绚烂的一朵花,沿海城市的清晨有同样明媚的朝阳。那段迎着朝阳晨跑的日子,把“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少年顽强不惧岁月长”听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累了,不妨休息会儿。你瞧,大漠上,三毛在寻找心栖息的地方。你听,苏子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无改乡音催白发,还乡不必着锦衣。

003/

一程山路 

毛不易

「书博山道中壁」

/ 如同昨夜天光乍破了远山的轮廓

想起很久之前我们都忘了说

一叶曲折过后,又一道坎坷

走不出,看不破 /

毛不易的歌,总是这样不动声色地白描生活,平实、沉稳又温柔,也不逼迫、不催促、不断章取义。坦荡地剖白自己的处境,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均匀平缓地呼吸。

十八岁那年,下了晚修,和最亲密的朋友在教室大喊“少年不识愁滋味”,她对“爱上层楼”,我言“为赋新词强说愁”。词的下片还来不及讲,教室已熄灯,催人离开。如今,未敢言历尽千帆,却也到了欲说还休的年纪。

竖琴耳语琵琶,迷幻对话佛系。在峰回路转间,我在期待那一天——可以毫不含糊地问:山一程,水一程,亲爱的旅人诶,你打哪儿来?

004/

青椒肉丝 

程璧

福原希已江

「老饕赋   

小森林」

/ 作り方は至って簡単

(做法非常简单)

野菜と お肉を強火(つよび)て炒(いた)めて

(把蔬菜和肉开强火来炒一炒)

ピーマン パプリカ 筍(たけのこ) 牛肉も入れて

(青椒彩椒竹笋,然后再把牛肉也加入)

最後に愛のスパイス入れたら

(最后加入爱的调味料) /

《青椒肉丝》由程璧和福原希已江合唱。中日双语的设计,为青椒肉丝这道家常菜添了朴实、可爱的烟火气。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而若说柴米油盐无诗意,它们可要“生气”了。

苏东坡,老食客了,热衷于将烟火气烹饪成诗意。擅烧肉,闲暇时还会作诗助力美食出道。蜜酒、豆粥、东坡肉,都是他笔下的参赛选手。“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大美,以养吾之老饕”,《老饕赋》里贪婪的食客苏东坡饱餐完毕,遂“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比起苏东坡,我们似乎更像市子,同样有迷茫和不安,同样优柔寡断。忧心难过,甚至食不下咽的时候,才读懂离家前爸妈那句嘱咐——“好好吃饭”。“辛苦了~今天也~“。喝完下午茶,晚上,到食堂点一道青椒肉丝吧。

001/

心想唱歌就唱歌 

程璧

「刘三姐山歌」

/ 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在田间劳动或抒情时即兴演唱山歌。有样学样,暑假的一晚,我一边洗碗,一边用音响外放听歌。音响播放切到这首歌时,奶奶对爷爷一笑,用潮汕话对爷爷说,“这歌好听。”爷爷表示认同,遂提到刘三姐。

“心想唱歌就唱歌”一句引自刘三姐山歌,“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撒网哎/随你撑到哪条河哎”。程璧糅合她对山歌和民谣的理解,将传统山歌作了现代化的处理,保留了山歌高亢饱满的音色和质朴爽朗的感情。在她心中,“音乐是发自内心最自然而然的流露,是不需要多余修饰的。

2013年,程璧参加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音乐节目。节目录制期间,她结识了美籍华裔女歌手符瑞。后来,这首《心想唱歌就唱歌》里自由旋律的部分即由符瑞即兴演唱,可以称作这首歌的小彩蛋了。

自古山歌唱风流”“山歌唔唱唔风流”,山歌中含有大量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情歌,常有粗粝直白之美。同类音乐还有昆曲、华阴老腔、黄梅戏、楚剧悲伢等,谁能说它们不是动人的诗?

002/

广府情 

Resound人声乐团

「月光光   

西关小姐   

彩云追月   

外来媳妇本地郎」

/ 西关小姐佢个个娇俏

你那美态犹如弯弯月儿

白襟衣伴长裙飘飘又回眸一笑

知书识礼佢觉重要

金山不会折其腰 /

《广府情》以广州歌手东山少爷所演唱的《西关小姐》为主线,糅合了广东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和童谣,包括《月光光》《外来媳妇本地郎》《彩云追月》。这样特别的歌,或许可以称为“情怀诗”。

多年过去,“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爸要捕鱼虾啰,阿嬷织网要织到天光哦”,《月光光》等传统粤语民歌已成为几代广东人难以忘却的共同记忆,《七十二家房客》《都市笑口组》《乘龙怪婿》等作品也已成为不少广东人心中的经典。随着童谣渐渐淡出视我们的视野、影视剧不断更新,我们也慢慢长大了。

003/

鹞婆 

陈永淘

「客家童谣」

/ 鹞婆飞高高,目珠利利

(老鹰有一双锐利的眼睛,飞高高地,看着大地)

蛇哥佬蟾蜍,客客气气

(看到蛇和蟾蜍碰面的时候,彼此都很客气)

兔子耳公长长,恬恬听

(看到兔子安静地竖起两只耳朵在聆听)

恁多只细北么人打臭屁

(听听那么多屁股,到底是谁在放臭屁) /

这首歌,献给祖父,和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鲜鲜河水的年代。”《鹞婆》的创作者——台湾客家语歌手陈永淘先生在专辑介绍里这样写道。巧合的是,《鹞婆》的听众们或借其初始客家文化,或如与老友相逢,却都不约合同地在脑海描摹客家文化乡的模样,回忆属于他们自己的“鲜鲜河水的年代”。

童真、纯粹、简单,孩子的歌值得穷尽一切美好词汇。明明是那样稚嫩,却能拂去无数奔忙愁绪。于是很快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因狼吞虎咽受肉包子惩罚而鼓起的腮帮、因为不是最冰冻的而受冷落的可怜冰棒、被怨枉成巧克力味牛奶的黑豆奶······

一位网易云音乐用户留言,“听不懂的方言,却有同样的乡愁。”“鲜鲜河水的年代”远去,一毛钱再买不到一片家乡的散装“心太软”辣条,喜欢抓一手心的大米去戏邻居家母鸡的那个女孩缩回了手。家乡那只黄色大土狗,还会对着生人狂吠吗?

“艺术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洞察自己,从而与这个最终没有理性的、永不满足的世界取得和解。”

——叔本华

 # 诗意 # 

有哪些你喜爱的富有诗意的歌?

你最喜欢那一首诗?

诗对你而言有怎样的意义?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那些诗意藏匿的地方

截止11月30日中午十二点

经我们筛选刊登在留言区中

获点赞数最高的同学即可获赠

《人间词话》一本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部分歌曲因版权受限未插入链接

采编 | 吴嘉莉

责编 | 王雅妮

主编 | 鄢清玥

审核 | 王华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