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70后”茅奖得主徐则臣:疫情之后,阅读如何帮助我们反思生命?

粤读
+ 订阅

疫情之下,人们面临着人际关系、生命意义、价值取舍等方面的“再思考”,有人选择让彼此之间靠得更近,也有人选择一拍两散。

我们应当如何直面“生命”“关系”等宏大议题?倘若瞬息万变的生活让我们迷惘失措,应当向何处寻求答案?

本期《名人带你读经典》邀请《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首位“70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讲述文学改变人生、追寻时代精神内核的可能性。

首位“70后”茅奖得主徐则臣:疫情之后,阅读如何帮助我们反思生命?

1978年,徐则臣生于江苏北部的农村,“家学渊源并不算特别深厚”。但由于爷爷是一名私塾先生,也担任过小学校长,徐则臣早早地就在家里读了许多书。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爷爷为人处世、看待世界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徐则臣。

“对于很多问题,我想得比较清楚,不会不明不白、模棱两可地去做某件事。”徐则臣自陈道,用北方方言来说,自己特别“轴”(意为“性格倔”),对于认准的事情,就一根筋地往下干。

写作,便是徐则臣最看重的事情之一,“为了写作,其他所有都可以忽略不计。”大学时,徐则臣大量写作、进修,寻找自己的声音。他先后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了在文学上更进一步,他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学位。

创作上,徐则臣揽下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殊荣,更是以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成为首位“70后”茅奖得主。

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北上》可能是我所有作品之中,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最多的一部。”徐则臣说,他读了不下六七十本专业学术书籍,而这段阅读经历,也让他对“阅读”“创作”有了更深的感受。

如今,徐则臣可以数月乃至半年不创作,但绝不能一天不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一件绝对日常的事情,如果手边没有书,我就会觉得心慌。”他说。

徐则臣认为,即便是一个专职写作的人,也“时时刻刻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他曾经一度为了写作而阅读,如今心态更加放松、自由,纯粹是为了看看那些完全不同的人生和世界。

因此,他常说一句话:“阅读,可以让我们突破人生的局限。

即使再忙,徐则臣每天都尽量抽出两三个小时来阅读,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两年,他利用通勤、散步时间,“听”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大部头书籍,这让他有“日进分文”的充实感,让原本狭隘有限的人生,因为不断接触世界更多的面相,从而不断地丰富、深厚

最近,徐则臣完整读完了阿来的《云中记》,了解到了汶川地震之后,灾民如何进行心理自救,其中涉及藏民如何处理自己精神世界的内容,让徐则臣觉得很有价值:对各族群生活样态、精神面貌的探讨,正是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将在许多方面影响群体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疫情意外地促进了徐则臣与儿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这也启发了徐则臣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与选择。

疫情之后,对生命和生活的反思,应该会慢慢进入我们的文学创作之中。”徐则臣相信,创作,是“所有人”一同寻找“时代核心”的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没有某个人能提供完备、准确的答案,只有综合每一个人的个体经验,才可能形成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接近真相的答案。

【记者】黄楚旋

【摄影】粤读团队

【统筹】郭珊

编辑 徐子茗
校对 曹柏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