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从名师跳槽看名企“跨界办学”

教育莞家
+ 订阅

东莞教育频道头图

本月初的时候,教育莞家关注过东莞名师易志军辞任莞城教育管理中心主任的消息。当时消息一出,东莞教育圈内人士纷纷关注。

数日之后,易志军曾在微信朋友圈回应:“是的,我‘来这里’了!……希望能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帮助和支持!”文字下方附有一篇文章链接,点进去看,是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的中英文介绍。后经记者向校方有关人员证实,易志军现任该校执行总校长。

名师、名企与名校

在东莞教育圈,易志军大名鼎鼎。他在莞城中心小学任教多年,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班主任,广东省名师工作室指导老师,东莞市第三、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权威杂志《小学语文教学》签约作者,《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封面人物……专业头衔众多,教学成绩斐然。

在教育行政管理岗位上,他先后担任莞城中心小学副校长、莞城中心小学托管东晋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莞城教育办教研室主任、莞城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易志军示范课截屏

易志军示范课截屏

搜索莞城教育官方微信号莞学堂发现,易志军最后一次以莞城教管中心主任的身份出现在推文中,是今年3月9日。

在优酷视频能搜索到不少易志军公开课资源

在优酷视频能搜索到不少易志军公开课资源

三个多月后,由东莞本土零售巨头广东嘉荣集团投资兴办的嘉荣外国语学校,作为“东莞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甫一备案便引起多方关注。

再过三个多月后,学校正式动工建设,位于水乡核心区域麻涌镇麻涌中心大道与东环路交叉路口,定位东莞高品质学校、湾区百年名校。

根据此前报道,嘉荣外国语学校总建筑面积达27.8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超过15.3亿,提供优质学位近万个。该校设有中国文化体验、阅读与戏剧研究、“英语+”学习、STEAM科创四大深度学习中心,运动、艺术、文学、传媒、益智、劳动六大个性发展学院。

嘉荣外国语学校效果图

嘉荣外国语学校效果图

以此为载体,学校瞄准“国际化的中国教育”这一办学方向,以特级教师团队办学、小班化教育、“英语+”外语特色课程、十二年链式课程体系、简欧校园环境、泛在学习空间、五星级生活服务等为办学特色,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人”。而据此前“官宣”,学校将深度对接北京大学资源,这一点尤其引人关注。

15.3亿元,嘉荣集团首笔投资创下东莞民办学校之最。而这只是嘉荣集团开拓教育事业板块的首个项目。

嘉荣掌舵人原是教师

1992年,胡近泰在东莞开办了嘉荣第一个80平方米的小商店,经营商品食品生意。此后,这家小商店逐渐发展成了一家以超市大卖场为主要经营业态的跨区域、多业态的现代化零售企业,曾连续八年蝉联“中国连锁百强”,嘉荣超市成为东莞人最熟悉的本土大卖场。

2005年,嘉荣开始涉足投资业务;2010年,嘉荣斥资建造大型配送中心及食品加工中心,此后福德食品、屠宰厂面世,进而组建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随着嘉荣进军教育领域,集团产业版图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零售为主产业,集仓储物流、食品生产、贸易分销、教育、投资管理等多产业并举发展”的大型集团企业。

民营企业跨界办学早已不是新鲜事,省内如腾讯在深圳福田区投办明德实验学校,格力在珠海香洲区建设格力学校。在东莞,华为集团联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了清澜山学校,由东华教育集团打造的东华文泽学校去年9月开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海德双语学校同属于海德集团,今年9月开学的东莞市丰泰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则由创办了宏远外国语学校的立生知行教育集团主导。

从“世界工厂”向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挺进,一路走来,东莞汇集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非户籍常住人口规模远大于户籍人口,致使全市民办学位需求总量巨大。随着东莞深入参与“三区”建设、全力推动“品质东莞”建设,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来莞投资、大量高端人才来莞创业和就业,对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加速增长,尤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嘉荣集团的掌舵人胡近泰,毕业于师范院校,曾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名人民教师。集团有关负责人对南方+记者表示,当年的教师经历让胡近泰对教育始终怀有理想和追求,对东莞经济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不匹配的问题也比一般人更有感触。“28年来嘉荣一直在坚持捐资助学,此番进军教育领域并非偶然,而是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履行社会责任。”

在东莞教育扩容提质大背景下,未来本地民企跨界教育热仍然会持续,竞争亦加剧。嘉荣外国语学校究竟实力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对话

嘉荣集团:未来将规划其他学校及幼儿园项目

南方+:在东莞人心中,嘉荣是熟悉的本土零售巨头,与教育行业并无太大关联。此番选择在莞投资办校是出于什么考虑?

嘉荣集团:本轮投资,我们办的是教育、是学校,与投资办企业不同,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培养人。

我们认为,从供需来讲,民办教育在东莞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东莞正步入千万级人口城市序列,非户籍人口规模远大于户籍人口,同时,“三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形势,还在持续吸引大量企业来莞投资、大量高端人才来莞创业和就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全市公办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不足,而作为公办教育重要补充的民办教育,其教育质量又整体比较落后,公民办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于此,相比广、深等周边城市,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扎根东莞,也为了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全市儿童少年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东莞更有必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整体提升民办教育质量,与公办学校形成良好互补。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既是社会责任,也是发展民生事业板块的机会。

南方+:这也是嘉荣集团进军教育领域的主要原因?

嘉荣集团:嘉荣的董事长胡近泰先生是师范学校毕业生,曾做过教师,一直怀有教育理想、教育追求,对东莞经济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匹配问题也比一般人更有感触。此次嘉荣投资15.3亿建设嘉荣外国语学校项目,是计划将其作为百年学校来打造,希望为城市的长远发展作贡献。应该说,选择进军教育、投建嘉荣外国语学校,既是酝酿多年的教育情怀落地,也是集团民生事业版图的拓展,与公司理念和文化一脉相承。

南方+:嘉荣集团办学校有什么优势?

嘉荣集团:首先体现在办学思想上。包括集团董事长胡近泰先生在内的多位集团高层,都曾做过教师,我们自觉嘉荣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相对会更加深刻。

二是体现在资金方面。投资建设嘉荣外国语学校,集团已经做好长期性、持续性投入的充分准备。对于办学校这样一个应遵循教育规律、急不得的长期事业,充足的、持续的资金保障将为办好学校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当然仅对当下来说,15.3亿创下了东莞民办学校投资之最,它意味着最好的硬件设施、最好的师资队伍、最好的课程服务、最好的教育质量。

三是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上。嘉荣集团一直致力于用优质商品和服务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可以说“品质”是集团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此次开辟教育板块、筹办嘉荣外国语学校,首先确立的目标就是要办一所大湾区百年名校,从顶层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到具体的教育资源整合、教师团队组建、课程体系建构、硬件环境配套等各方面,都聚焦于打造东莞首家民办未来学校,提供高品质教育服务。

南方+:在教育领域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布局?

嘉荣集团:嘉荣外国语学校是嘉荣集团开拓教育事业板块的首个项目,之后还将规划布局其他的学校、幼儿园项目,以及教育培训、教育投资、教育置业等多个领域,推动更多优质教育项目落地,实现集团化发展。

南方+:此前提到嘉荣外国语学校将深度对接北京大学资源,这方面能否透露更多?

嘉荣集团:我们将在专家资源、课程资源、教科研资源方面,与北京大学以及北大附中、附小展开深度对接。首先,原北大副总教务长吴宝科教授将担任名誉校长,在学校指导实践北大“2+3”贯通制英才培育模式。开学后,学校将常设北大院士讲堂、北大研学旅行等项目,未来随北大的教授、博士开展研究性学习将成为嘉外学生的日常。学校还将链接北大附中附小,在师资与课程资源方面、教研与科研工作方面,推进全面共享,进行深度融合。

【记者】林群贤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