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明汕尾,善美之城。日前,汕尾市4个乡村、2个单位、2所学校、1名个人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获得国家级荣誉。作为文明典范,这些集体和个人做出了哪些成绩?南方+为您带来系列报道。
“知行合一,至善臻美”,这行字以隶书字体,刻在一块纪念石上。这块纪念石就放置在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以下简称“华师附中汕尾学校”)校园内,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校园内的一景。
华师附中汕尾学校校园内的纪念石。
纪念石落款“2019届初中、高中全体毕业生敬赠”,华师附中汕尾学校校长林放告诉记者:这也是我们实施德育教育的体现。每年,华师附中汕尾学校的毕业生都会给母校送一份纪念品,为了长久保存,就以“纪念石”的形式来实现。华师附中汕尾学校出现了很多块纪念石,它们与校园建筑风格统一,既是校园的一景,也能激励在校师弟师妹们奋发向学。
除了纪念石,校园里无处不在的标语也蕴含着德育的意味。除了看得见的硬件,在课程设计、人才招聘、激励机制等软件层面,华师附中汕尾学校也处处闪烁着德育的光彩,优质的德育教育是华师附中汕尾学校的一大亮点,成为该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的重要原因。
德育主题教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德育教育要具有持续性,同时还要“常搞常新”,为此,华师附中汕尾学校强调德育的“序列化”,即有条不紊、有规划、有章程地开展德育教育。
3月份,以爱心义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社会责任教育;4月份,以科技节系列活动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教育……直到第二年1月份,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生涯规划教育,该校已经建成了一套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德育主题教育模式,这是其德育培养“序列化”的第一点体现。
志愿文化成为“校本型”的德育课程的一部分。
第二点,该校还建立了从时间上贯穿学年的德育体系。初一以经典学习为抓手的规范养成教育;初二以青春期为抓手的生命健康教育;初三以中考备考为抓手的目标理想教育;高一以适应提高为载体的生涯规划教育;高二以自我管理为载体情操修养教育;高三以高考备考为载体的责任感恩教育。特色分明的年级德育活动和目标,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懂感恩、有责任的新时代中学生。
在空间上,德育教育也有“序列化”,该校的德育培养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学校构建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教合一的大教育格局。学校组织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通过家校通平台、班级微信群、家校联系表等加强家校联系。通过社区共建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和发展平台,如与汕尾市武警支队、汕尾市海事局、汕尾市气象局、汕尾市污水处理厂、汕尾市儿童福利院、粤运汕尾总站等都是合作共建单位。通过组织学科夏令营、学生干部夏令营,带领学生走出去,把社会资源请进来,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还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所在地汕尾市的“红色圣地”特质,以及中学生的特点,学校还开设了“校本型”的德育课程文化,涵盖了红色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社团文化、志愿文化和校友文化。
华师附中汕尾学校通过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群,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寓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感恩孝亲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了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
“刺头”学生考进了名校,德育教育放大了他的闪光点
说起学校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林放介绍:几年前有一个“刺头”学生令其印象深刻。
这名学生是海丰人,家庭条件不错,但与父母的关系很不好。他经常晚上偷偷跑去网吧,父母劝阻他,他就威胁要离家出走。“他来我办公室我找他谈话,他坐在那里手指都在不停地抖动,就是敲键盘的姿势”。
当时,这名学生的父母已经绝望了,学校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这名学生本身很聪明,脑子转得也很快,也很喜欢看书,只是看的有些书把他带偏了。后来,老师、年级主任以及校长都找这名学生谈天,发现他有表演和主持的欲望。于是,学校就给他创造条件,让他做主持人,同时不断地鼓励他。
后来,这名学生也确定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传媒,他开始自己研究传媒的书籍,在汕尾和深圳寻找传媒方面的老师学习,上网玩游戏的情况也少了。最后,这名学生考上了广东省内一家知名大学的传媒专业,现在已经大二了。
回忆这名学生的培养过程,林放介绍:关键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给他们更多的尊重,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据悉,德育处已经是该校的第一大处,学校非常强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如果做人都没有学会,成绩越好危害反而越大,这几年名校学生一些道德问题引发热议就是这个原因。”林放介绍说。
德育实践硕果累累,家长高度认可
花大量时间在德育教育上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林放介绍:“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反而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做好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志向更坚定、目标更明确,学习成绩也更好,进而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谈及此,林放对于该校培养的陈傲飞同学记忆深刻,2019年,陈傲飞同学荣获“全国媒体最关注孝心少年”称号。据悉,陈傲飞不仅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在家里很懂事,非常孝敬家里的长辈,同时她还能歌善舞,这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果。
德育教育也受到了家长的认可。7月13日下午,华师附中汕尾学校在尚智堂隆重举行2020届初中毕业典礼,家长代表初三(8)班赵子翰同学的妈妈许玲玲女士高度认同学校“激励型德育模式”的育人理念,她说看到孩子由稚嫩变得成熟,由懵懂变得理性,由张扬变得沉稳,她感到无比欣喜。同时叮嘱孩子们要有感恩之心,要用优异成绩和表现回报老师和母校。
学生毕业典礼也蕴含着“德育”要素。
华师附中汕尾学校德育教育硕果累累,该校先后多次获得了中央、省、市级的荣誉。包括2012年荣获“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称号,2016、2017、2018年度,陈洁桐、王媛媛、吴清阳分别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2019年,陈傲飞同学荣获“全国媒体最关注孝心少年”称号等。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丰富德育载体。以德育为基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汕尾市名列前茅,2020年高考中,文理科双双夺魁,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撰文】郭杨阳 陈欣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