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破局、新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广东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应。2020年11月28日,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于广州华钜君悦酒店举办2020年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年会暨猪业发展大会,共讨新形势下广东生猪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此次大会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中南六省区行业协会领导、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国内知名企业代表、相关行业人士近500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陈三有主持。
会议现场
再接再厉!广东省为中国猪业复产贡献中坚力量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郑惠典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郑惠典为大会致辞。郑惠典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养猪产业面临产能下滑,供应偏紧的严峻挑战,广东省各级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在全行业的共同作用下,如今生猪产能稳步回升,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三季度末全省的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为1552.9万头,160.0万头,生猪存栏达到年度目标1725万头的90%。郑惠典在此呼吁行业人士,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为广东养猪业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陈三有为开幕式主持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莅临大会指导,王宗礼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养猪业在我国地位重要,截止10月份我国生猪生产已恢复常年生产水平,这个成绩离不开养猪业工作者的努力,其中广东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广东省生猪出栏达到了2940万头,猪肉产量出栏达到222万吨,始终处于全国生猪养殖的第一梯队。王宗礼希望未来养猪业的各位同仁能继续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
猪粮安天下,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感慨,多年以来,养猪业的发展与产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生猪饲养从家庭副业演变成农业农村支柱产业,如今猪肉已成为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猪肉供给的敏感性超过其他畜产品,保障猪肉供给问题涉及到正常社会生活秩序。
未来需要改变中国养猪业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发展规模养殖提升生产效率;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提升生产经营水平;“以大带小”队中小规模猪场不设置人为门槛,积极开展产业化经营;在省负总责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资源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调控机制,继续发力抓好生产恢复,推进高质量发展。
百家争鸣!养猪业未来需要新技术和新理念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李晓成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李晓成表示,当今国内复产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疫情形势总体趋缓,但依然复杂,疫源污染仍将呈现点多、面广、强度高的现象。李晓成强调“高度重视低毒力毒株的感染,非洲猪瘟未来的危害程度将逐渐降低。”
“区域化管理”是我国动物疫病控制实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无疫”小区也是养殖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阻止疫病传播、扩散的有效路径,是疫病防控最有效、最经济的基本策略,也是落实疫病防控三个责任的重大举措。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江青艳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江青艳表示,未来行业将面临两大关键问题:非瘟疫情影响下,生猪的营养需求有何变化?饲料禁抗后,如何维护生猪的肠道健康?
目前市场上“替抗”产品类别较多,不排除鱼龙混杂的可能,但不可否认,当前替抗技术和替抗产品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替抗产品的组合较为复杂,其成分选择和配比目前主要依据经验和现场试验进行推介,一些通过调理肠道微生物、促进肠道健康的产品,能否真正在肠道发挥作用?未来还需更加科学的依据。因此,调理肠道微生物的产品要发挥作用,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更要考虑产品的制备工艺。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成
经过国内政策的宏观调控,养猪业要面对从运“猪”到运“肉”的转变,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成认为,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开拓新机遇与新格局,离不开“疫情驱动、政策驱动、产业驱动”三方面影响。
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随着“居民消费模式升级、国家政策结构调整、企业自主转型升级、疫情环保倒逼推动”四大驱动因素下,邓成推测2018年-2033年就是农业及消费业的黄金时间段,未来中国养猪业要优化布局,强化科技,用8-10年形成自主育种核心竞争力。发展全区域、全产业、全生态的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高效的生产模式,快速发展,聚拢资源。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珍芳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珍芳表示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种猪育种选择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全基因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性状连锁相关(SNP),个体性状基因组育种值就是大量SNP效应值的累加,通过大量的表型值、基因型值,来建立统计模型测定育种值。主要围绕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基因组育种值计算,算法、基因组选择信息化平台三方面开展工作。
全基因选择技术可以提高种猪选择准确性,实现早期选择,对测定成本高或生命末期才可度量的性状具有优势,同时不依赖谱系记录。吴珍芳表示“基于新一代测序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观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观表示,非瘟爆发以来猪产业链也发生了“养殖企业向下游延伸、屠宰企业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企业规模增大、黑色产业链暗流涌动”四大特点。如何打造品牌建设?高观认为,品牌构建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企业需要及时找准定位,制定合理的规划,在理念融入宣传推广,专注细节的把控,才能实现企业的影响力扩大。
猪的产业链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品牌建设规律并未变化,本质在于专心致志诚信诚意地做好一件事。高观建议养猪业未来要规范生猪产业链管理,推进全程标准化运营,保持企业协会良性沟通,实施产业品牌化战略。
中南区猪业圆桌论坛
中南区猪业圆桌论坛环节,各省养猪协会领导共商“猪事”,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陈三有表示,借这个机会,广东省养猪协会希望牵头将中南六省的养猪行业协会联合起来,共同做好非洲猪瘟及重大疫病的联防联控、生猪的产销对接、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未来养猪业任重而道远。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蔡更元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陈三有
湖南省养猪协会会长刘艳书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养猪分会理事长许典新
福建省畜牧业协会会长薛永钦
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副会长万长华
圆桌论坛嘉宾合影留念
2020广东省生猪产业创新发展先进企业奖颁奖典礼
2020年广东省生猪产业创新发展突出贡献奖颁奖典礼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生猪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主持上午报告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张桂红主持下午报告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孟祥宝分析智能养猪现状与未来展望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哲夫为嘉宾讲解生猪期货
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南区技术服务总监林文耀解析组合免疫的奥秘
来源:南方+、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李宗林/记者吴昊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