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舞者群体厚积薄发的时候了”——对话《舞蹈风暴》制片人洪啸

南方人物周刊
+ 订阅

电视节目和剧场呈现不同,可以把观众拉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的目标就是舞者要创作两分钟之内的作品,这是一个命题,在这些作品里头没有太多铺垫,会把精彩的东西浓缩展现出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本刊记者 张明萌 实习记者 卢琳绵

编辑 |  杨静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约3928字,细读约需9分钟

《舞蹈风暴》第二季播出过半,收视率连续多次位列同时段节目第一。这是继《声入人心》第一季获得成功后,湖南卫视再一次在小众艺术领域试水。节目第一季豆瓣评分9.2,第二季再创新高,目前维持在9.4分。节目邀请舞蹈业内已有一定成就的一流青年舞者,将他们集结于同一个舞台之上,呈现不同舞种的交流与碰撞。节目制片人洪啸认为:现在是舞者群体厚积薄发的时候。

垂直类综艺是近年来各节目制作平台的发力点之一,但小众文化本身具有一定艺术门槛,在节目表现上兼顾艺术与流行难度较高。即使如《声入人心》与《舞蹈风暴》等收获口碑的节目也面临“出圈难”的问题。洪啸称:“做一个节目,该坚持就得坚持,不能哪个都想要,否则哪个都要不到。”

洪啸

对话洪啸:舞蹈高雅,但不等于高冷

人物周刊:为什么想到做一个以舞蹈为主的垂直类综艺?

洪啸:《舞蹈风暴》出现之前,市面上大概有四五年没有出现过比较纯粹的舞蹈类文化节目。之前大众比较熟悉的舞蹈节目,像是《中国好舞蹈》《舞林争霸》《舞动奇迹》等,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湖南卫视推出《声入人心》后,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们在小众题材上看到了新的可能性。现在市场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垂直,加上我有制作《舞动奇迹》的经验,我们就希望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新的尝试,希望展现一群实力顶级的年轻舞者的魅力和风采。

现在话剧火了,音乐剧火了,《声入人心》之后的每个人都火了。舞蹈演员这么大一个群体,也是从事小众艺术的工作,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途径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欣赏舞剧、舞蹈艺术。我们觉得现在是舞者群体厚积薄发的一个时候了。

人物周刊:挑选舞者的标准是什么?

洪啸:第一,除非你特别知名,不然我们一般会偏重比较年轻的(舞者)。当然对于舞者来说,这里的“年轻”相较于一些其他选秀节目的年轻稍微高一些。毕竟舞蹈是需要多年时间才能磨练出来的,年轻舞者的定义是30岁左右。第二个是需要有比较好的舞蹈功底,所以会比较集中在一些专业院校、专业的院团和海外回来的舞者这些人的身上。第三是他们对于舞蹈和舞蹈的理念要有自己的理解。第四是这个舞者本身的性格或者是外形对于观众来说要有一些吸引力的。从某种程度讲,是按艺术家的标准在挑选舞者,所以这个节目非常消耗资源。

第一季结束之后,第二季的选手特别难找。但因为疫情,舞者们的活动没有从前那么多,像今年的黎星、陈镇威等等,他们本来要去国外演出,谭元元也是一直在国外。但现在有时间空下来,看了我们的第一季节目,觉得还不错,就过来了。

陈镇威

第一季从零开始的时候,有些舞者比较难邀请,他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节目,都担心把一个舞蹈节目做成纯粹的综艺,怕被市场、综艺的感觉所蒙骗。我们这个团队做了8年《歌手》,我会跟舞者们沟通,说我们这个节目做了8年,也不是靠一些负面或花边坚持下来的。我们希望做出舞台上的艺术品。请人前前后后花了11个月。当看完第一季的节目之后,舞者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第二季就会有很多人过来。

人物周刊:做《歌手》的经验对做《舞蹈风暴》有什么帮助?

洪啸:做《歌手》,我们是做比拼,有排位、有淘汰、有替换,有年轻的挑战资深的……各种形式,这些是吸引观众进入到节目中的元素,但是不能依托这些元素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方说一些新闻的操作,比方说太狗血的情节内容,这我们不会去碰。我们在做《舞蹈风暴》这一块坚持了这一点,是做比较、做比拼、做对抗,但是纯粹建立于舞蹈本身。

但《舞蹈风暴》的工作跟《歌手》完全不是一个层次,《歌手》可能前面工作量很大,但做到第8年的时候,虽然有些改变,但是还在一个整体框架内。舞蹈不一样,从舞蹈创意开始,舞蹈服装的设计、舞蹈动作的设计、排练修改、灯光的磨合、镜头的磨合,跟一个人在台上唱歌太不一样。

《歌手》里面,顶级乐手跟乐队合作,可能排一小时就差不多了。舞蹈多练一遍,台上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真的就是台下10年功,台上3分钟。

节目的舞者,从最开始有创意到正式录制可能就是10天,非常紧。像这种综艺节目说实话不太符合舞蹈创作规律,按理说一个作品要磨合一个月才会出个精品,但是没办法,毕竟是在做节目。我们一般会排练三四次,每次半小时到45分钟。很多舞者第一次排练的时候舞蹈都还没成型,到最后一次排练时和第一次已经不是一支舞蹈了。也是靠舞者们高超的能力和技巧、非常好的编舞,才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人物周刊:跳舞跟唱歌不一样的,唱歌可能观众更容易接受。节目组怎么让舞蹈更能展现舞者的能力、吸引观众?

洪啸:我们请到非常好的编舞老师来实现舞者们的想法,有的舞者说他们习惯和哪位编舞老师合作,或者哪位编舞老师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会请过来帮助他完成作品。另外在灯光设计、舞台设计上,我们会一遍遍打磨,要根据舞者的动作、作品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镜头和摄像的呈现上,肯定要听取编导老师的建议和想法,当然也会结合我们自身的电视经验,综合这两个部分一起去学。

人物周刊:每个选手舞蹈的展示时间都是两分钟以内,但就我们一般理解,一个舞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呈现出完整性和艺术感,节目组是怎么在这方面进行取舍的?

洪啸:电视节目和剧场呈现不同,可以把观众拉走的因素有很多,时间太长,我们会有这样的担心。同时,并不是舞者本身一个长时间的作品浓缩或截取两分钟,而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舞者要创作两分钟之内的作品,这是一个命题。舞者在这些作品里头没有太多铺垫,会把精彩的东西浓缩展现出来,也符合电视传播的需求。

谭元元

人物周刊:节目在对舞者的评判标准上如何考量?

洪啸:我们的节目里各种舞种都有,其实是很难去评定的。我们有一个手段就是“风暴时刻”(通过现场设有的140台摄影机,对所有表演进行360度实时观测,用时空凝结技术手段实现创新视觉呈现,全方位展现舞蹈细节),这是一支舞蹈的标签和名片,在很难评判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风暴时刻”作为一个选择。另外,虽然是不同舞种,你跳芭蕾我跳拉丁,但是也有一个动作到不到位的问题,展现魅力多少的问题,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这些都能够放在同一个维度中作比较。不管是什么舞种,在观众的观感中都有一个高下。

人物周刊:垂直类节目会有一定门槛。

洪啸:我们有预见到这个情况,《舞蹈风暴》就是一个垂直类的节目。喜欢舞蹈的人确实不少,但是要说多也多不到哪去,所以它不是一个可以打通所有年龄层、让所有观众都能够喜欢(的东西)。

但是我们觉得做这个节目就像舞者练舞一样,他们在练习舞蹈的时候,就是想把自己的舞做到最好、最精,做到金字塔尖。我们做这个节目的目的也一样,我们尽我们所能吸引大众来看,希望这个节目大家的口碑是OK的、在观众心中有一定影响、对业内有一定推动。从导演、主创内心来说,就这个节目而言,收视不是唯一的标准。

李艳超

人物周刊:《舞蹈风暴》做到现在,你刚刚提到的目标达到了多少?

洪啸:基本上都达到了,收视也不差,口碑还不错,圈内也认可,对这个舞蹈圈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舞者也很喜欢。节目播出之后,这些参加过《舞蹈风暴》的舞蹈演员参演的舞剧一票难求,有些舞者开的辅导基础培训也非常火爆。

其实在节目中,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一些中国传统舞蹈。在节目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小孩子都喜欢去学街舞,退而求其次是学国标。像一些苦的东西,比如中国舞、民族舞,很多小孩子都不愿意去碰,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们也想推动一下,让这方面的状况有所改观。从一开始的选择上面,像街舞,我们今年基本上选的都是团体。在舞种的表述、剪辑、内容上的安排,我们都会非常直白地告诉观众,中国舞怎么怎么样。“风暴鉴证官”之一的沈培艺老师(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主任、精通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说的一些观点我们都会放大。

人物周刊:舞蹈的审美门槛怎么与大众传播平衡?

洪啸:我们想了三个办法,第一个是“风暴时刻”,这个就像跳水运动,你看不懂难度技巧姿势,但你知道谁水花好。第二个是在音乐选择上,我们会选择贴近现代流行的音乐。第三个是舞蹈题材和内容,会倾向大家共鸣性比较强的,比如现当代一些心情和境遇、一些中国传统故事、一些经典的影视,从这个方面去进行一些门槛的降低。

舞蹈高雅,但不等于高冷,也不等于高人一等,大众有很多的选择,尤其是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不求每个人都那么喜欢,但是我希望喜欢它的人非常喜欢。

洪啸

人物周刊:有一种声音是说“风暴时刻”过于凸显舞者的技巧完成度,过于强调身体符号,然后弱化了舞蹈本身的整体美感。

洪啸:可能他看的是70%,但还有30%是更精彩的,就比如说去年胡沈员的“风暴时刻”,后面没有一个有太多难度,今年后阶段的“风暴时刻”,很多都不是有难度技巧。前期“风暴时刻”大家更乐于展现难度和技巧,但到后面,舞蹈动作只有那么多,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动作,你动得再高可能就比别人高一点,动作也是一样的,所以舞者们会自己想办法。他们知道“风暴时刻”的重要性,也会自己做一些创意性的标签,而不仅仅只是动作化。

人物周刊:“风暴时刻”是怎么想出来的?

洪啸:其实有这个技术很久了,但是看了这个技术在其他节目中的运用,(发现)它比较适合运动,像《歌手》这类音乐节目没法用。我想来想去可能就适合舞蹈。

人物周刊:目前你觉得《舞蹈风暴》还需要继续发力的部分是什么?

洪啸:还没有那么出圈。但这个东西它又是个矛盾体,要做得很纯粹,就不会有那么多东西。你要做一些炒作,对出圈会有帮助,但又不纯粹了。但我觉得做一个节目,该坚持就得坚持,不能哪个都想要,否则哪个都要不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