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读中国古代诗词文化

南方+ 记者

11月28日上午,由广州出版社出版的《跟<红楼梦>学诗词》新书首发暨诗词文化讲座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

本书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一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海鸥等嘉宾与读者现场分享了诗词写作与创作心得。 

本书作者张一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中国文学史(二)、诗词格律与写作、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等经典课程,已出版作品有《年轻人的国文课》。

本书作者张一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中国文学史(二)、诗词格律与写作、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等经典课程,已出版作品有《年轻人的国文课》。

“尽管这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却是我真正想带给大家的。”张一南在现场分享中这样开场。从小喜爱《红楼梦》的张一南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本次出版的《跟<红楼梦>学诗词》一书是其多年的教研成果。

结合小说的特定情境,本书以《红楼梦》中的诗词为例,从诗词体裁与创作角度切入,将其中蕴含的诗词文化用明白晓畅、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娓娓讲述。

书中引用了大量原文诗词赏析,并配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对诗词的解读,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与经典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为原著中诗词提供注释及背景普及不同,本书结合了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作者在旧体诗词创作、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更深入地介绍了传统诗词创作及鉴赏的知识。

“《跟<红楼梦>学诗词》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诗词写作教学读物。无论是入门者,还是江湖老手,都可以在书中找出新意,有所收获。” 张海鸥在现场致辞中说,本书为诗教读物的写作开创了新的体例,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海鸥致辞。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海鸥致辞。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志熙也曾评价,本书是一本兼具传统学术背景与时代特色、适合各层次诗词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勇强所说:《红楼梦》是有生命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诗作、诗艺、诗美、诗生活,足以折射出丰富而鲜活的文化传统。本书通过《红楼梦》揭示的是一条抵达诗词王国的曲径秘道。

在张一南看来,《红楼梦》不仅仅是小说文本,更是清代中期诗学文化的体现,对于研究唐代诗学和清代诗学具有重要意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主编《全唐诗》。《全唐诗》的刊刻,深刻影响了清人对于唐诗的认识,推动了清代诗学的发展。

作者现场签售中。

作者现场签售中。

小说中人物性情与诗词风格恰切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诗品论人品的深远传统。同作海棠诗,薛宝钗如王维温柔敦厚,史湘云像苏东坡般放荡不羁,而林黛玉的用词则充满力量,体现其性格的伶俐风流。张一南借此例向现场读者说明,诗歌鉴赏不应只看题材,更应注重用字,通过用字可见作者真性情。

【见习记者】王昕桐

【通讯员】杨名宇

【图片】部分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王昕桐
校对 居伟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