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心脏骤停急救中不可或缺的“救命神器”。 26日,惠州在公共场所再增设2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加上此前布点的8台,惠州全市公共场所目前共有28台AED。
这些AED分布在哪里?当天,惠州同步发布AED急救网点地图,市民通过搜索“惠州AED”,进入微信小程序就可查找附近的AED、导航到AED放置位置。
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会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在中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居全球之首,而6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有半数可能被救活,又称“黄金4分钟”。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遇到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普通市民即可使用AED。作为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AED可以自动分析伤患心跳、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时给予电击,被称为心脏骤停急救中不可或缺的“救命神器”。
据介绍,惠州公共场所的28台AED具体分布位置为:市直及惠城区共12台,分别设置在市行政中心西门和东南门各1台、惠州市体育馆1台、奥林匹克体育馆1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1台、西湖景区2台、红花湖景区1台、滨江公园特警执勤室1台、惠州机场2台、市汽车总站1台;五个县(区)共16台,分别设置在东江干部学院2台、惠阳区6台、惠东县1台、博罗县2台、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2台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台、龙门县1台。
事实上,在惠州的周边城市,AED已早有布局。以深圳为例,从2017年开始,深圳在流密集公众场所配备AED,地铁站已经实现全覆盖,做到了站站有,层层有。截至2020年1月10日,AED在深圳地铁内已成功帮助抢救6人。
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率,直接影响了心脏骤停患者在院外的救治成功率。有着近500万人口的惠州,也应借鉴深圳等城市的经验,在机场、地铁、高铁、火车站、大型购物场所、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更多的AED。
另一方面,如何不让这些救命设备成为摆设,AED设备的使用常识普及同样重要。
【记者】廖钰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