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香洲街道中心小学:读懂学生,静待花开

汕尾教育
+ 订阅

“一个学校有没有活力,能不能持续发展?关键需要良好的育人氛围,老师和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了,学校才会向前发展。”今年八月,刘任畅轮岗至汕尾市城区香洲街道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为香洲中心小学)任校长一职,于他而言,教育就是从孩子们踏入校园开始,从各个方面读懂学生,和他们共同进步,用肩膀担起责任,用行动构筑信任,用心守护,静待花开。

近日,南方+汕尾教育频道跟随刘任畅的脚步,踏入这所创办于1974年的香洲中心小学,感受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

重安全 除隐患 建人文遮雨长廊

“我们学校的学生比较多,平时接送上下学的家长也多。每次一下雨,放学接孩子的家长都堵在校门口,排到马路边,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看到这个场景,决心要建一个遮雨篷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八月刚转岗到香洲中心小学任职的刘任畅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帮助下,现在学校门口两边的围墙外已经建好人文景观式的遮雨长廊,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困难。

遮雨长廊

香洲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深知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更明白安全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我们每学期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香洲中心小学副校长黄智绵认真地说道,“学校分期布置安全文明专栏,做到安全注意事项时时讲,安全配合要求及时印发告家长书,安全提示上广播进课堂,定期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比如今年,为了提高中小学生森林防火和安全意识,我们学校在11月9日就开展119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反响非常不错。”

“香洲中心小学规模大,又临近红海西路主干道,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黄智绵介绍,今年九月份新学期开始,学校就增加新的安保人员,着手进行安保培训,联同派出所进行应急演练,把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我们学校从各个楼梯口、卫生间前、学校大门到周边路口,都安排教师轮值,严格按岗位设置和值班要求执行任务。由德育处经常性组织督查并做好记录。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并自行调整,确保值班正常”。

稳师资 拢人心 让老师有归属感

“我一毕业就从海丰来到汕尾从事教育工作,这二十多年间,见证了城区一间间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一个学校有没有活力,一个学校会不会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好的氛围。大家对学校有归属感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就形成了,这样学校才会向前发展。学校工作的开展,关键还是在人心。”刘任畅说道。

营造好的氛围最关键的是稳定教师团队的心。香洲中心小学副校长刘燕慈介绍,香洲中心小学教师一直有上下班车辆的停放困难的问题,学校领导团队了解相关情况后,跑遍了相关部门,不仅为教师租建了停车场,校门口还筑起了遮雨棚和配套充电桩。此外,联系第三方课后服务,为教师提供便利午餐,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我们学校为了激发教师们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大家体育素质能力,组织了各种活动,进一步搭建了教师交流沟通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给与更多支持与帮助。”刘燕慈满意地说道,学校这学期安排组织男教师成立篮球队,同时让女教师自主参加下午健身操锻炼,并聘请专业舞蹈老师来带舞。“工会每学期也会组织一些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做到工作和生活、健身都不误,让教师安教、乐教 、勤教”。

香洲中心小学组织男教师篮球队

香洲中心小学组织健身操锻炼

抓质量 整资源 促教育教学发展

稳人心,更要抓质量。香洲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徐万雄介绍,目前学校确立“以研促教、以练带学”的工作思路,从内力和外力两方面,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拓展交流渠道,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主张多给年轻教师机会,贯彻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狠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这学期香洲中心小学把可以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教室打造成学校教研主要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服务教研,发挥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10月份以来,这个多功能教室就迎来了广东省屈小玲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林焕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到香洲中心小学开展“送教送研”活动,与会人员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校办学不能关起来,一定要走出去多学习,多开眼界,平平凡凡做教育,安安静静做育人”。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外出梅陇、陆河等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校内外多层面的交流,大大拓展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助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香洲中心小学的领导团队明白,质量的提升不是喊口号,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工作的结果。但是他们相信,只要思想统一了,基础打好了,习惯培养好了,各方面的问题将逐步解决。“我们整个教职工团队一致认为最后落脚点,还是在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工作。新的学期,学校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决策和工作部署上,多考虑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是否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综合发展,是否从群众的满意度考虑问题。”徐万雄说。

广东省屈小玲名教师工作室到校送教送研

懂传承 重传统 让校园更有活力

“你看这里以前是一个很破烂的村小,一下雨,水就漫到膝盖以上,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现在已经不同以往了。”在校长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图,是香洲中心小学三年后改扩建的规划图。“以前有一个学校就不错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对学校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宽敞的教室上课,有足够的活动场所是我们未来三年的目标之一。”刘任畅说道。

香洲中心小学三年后改扩建的规划图

“传统文化不能丢,传承要从孩子抓起。”刘任畅在校园建设规划上提到,今后将会把汕尾各地的景点、典故,“敢为人先”的革命老区精神通过学生的绘画,文字作品粘贴于走廊和楼梯走道等处,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用我们老区的民谣作为室内操的伴奏音乐,新编一套室内特色操,课间组织全体学生一起做室内特色操,让校园更有活力,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快乐成长”。针对目前学校学生活动场地受限的现实情况,刘任畅介绍学校正在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室内操。

今年已经是刘任畅教书育人的29个年头了,他说:“每个学生在我们学校的这六年,既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又能打好人生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梦想。读懂学生,静待花开,相信香洲中心小学未来会更好。”

【撰文】肖烨 颜雪妮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