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汽车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无人驾驶汽车在人多、车多、交通复杂的中国,真的可以大面积实现吗?”
“人们的交通知识是否会因过度依赖智慧汽车变得薄弱,从而引发新的安全隐患?”
11月21日上午,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客户端联合举办“品粤智行”研学营之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第十八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活动。从“ 我心中未来出行的模样”征文活动中脱颖而出的9名南方报业小记者组成研学小分队,开启了未来智慧出行的研学之旅。
第一站:南方名记者演播厅开讲啦!
什么是新闻?
如何做新闻采访?
如何写出优秀的新闻报道?
本次新闻主题课堂打破传统台上台下的师生距离,南方日报专刊部全媒体策划工作室主任兼汽车融媒体工作室主任、南方名记者郭小戈与小记者们围坐在圆桌旁,为孩子们讲解新能源汽车知识,分享新闻采访技巧。孩子们在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中很快打成一片。
郭小戈老师将新闻标题比作人炯炯有神的眼睛,将导语比作人清爽的面容。“新闻报道的标题要醒目有力,导语要简洁明了,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事件。”
就导语部分的撰写,郭小戈老师还以“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第十八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这一新闻事件为小记者详细讲解了新闻六要素的运用方法。随堂采访训练更是精彩纷呈。小记者们有备而来,不仅抢着提问,也抢着回答。当郭小戈老师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知识时,来自广州市天河区长兴小学的莫梓琪马上好奇地提问:“那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快不快?”
话音刚落,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的郑寅杰小记者就不假思索地抢答道:“现在的新能源汽车30分钟到60分钟就可以充满啦。”郑寅杰答案获得了郭小戈老师的认可,小记者们的发散思维也让郭小戈老师连连称赞。
第二站:南方报业小记者对话新宝骏汽车工程师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接下来,就到了“小小新闻发布会”的环节。会上,新宝骏产品工程师 覃祖定给小记者们分享了“智慧出行”的概念以及智能驾驶等前沿的汽车科技。
“智慧汽车普及还需多长时间?”“未来汽车会有超级迷你版本吗?”“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这种人多、车多、交通复杂的国家,真的可以大面积实现吗?”小记者们将新闻知识学以致用,就智慧出行主题采访工程师。覃祖定告诉小记者,智能化汽车最多装有17个雷达,反应速度快达2毫秒,能够最大限度地结合交通环境做出行驶判断,十分安全。
在覃祖定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小BIU的前车灯像一对大眼睛,整部车看起来萌萌的,非常可爱!”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的古至心不由感叹道。
覃祖定告诉小记者,小BIU的小巧车身对解决城市拥堵、车位紧缺等问题有非常大的优势;而它更特别的功能是可以与家电联系。
古至心小记者马上发挥想象:“当我们在自驾游时,我们只要喊它的名字,然后说‘跟爷爷奶奶视频’,就可以通过家里的电视机和爷爷奶奶聊天了!”满怀着对智慧出行的新奇与憧憬,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窜进展车里,在各类型汽车身上体验这些酷炫的汽车科技。
第三站:两个“小司机”带你逛车展
活动的最后一站,小记者们在兴趣的引领下自由逛展。古至心参观了房车,“从外面看,它像一辆卡车载着一艘游艇,非常酷;里面有摆放着沙发的客厅,卧室,洗手间;拾级而上,是一个装备齐全的小厨房,甚至还有一个小阳台!”
有两名“小司机”对各类车型和汽车构造十分了解,碰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南方报业小记者郑寅杰和杨一乐看到满场的汽车,打开引擎盖摸一摸,坐上驾驶室过一把司机瘾,两人对车辆的品牌、设计、构造如数家珍。
“我的梦想是像《未来汽车总动员的修理厂》一样成立自己的修理厂。”超级喜欢汽车的郑寅杰则热衷于打开汽车引擎盖,三年级的他已经能将汽车引擎零部件讲解得头头是道了。郑寅杰妈妈告诉我们:“寅杰平时很喜欢阅读汽车杂志,经常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录成视频自娱自乐。这次有机会参加南方报业小记者的活动,跟着资深汽车记者逛展,了解未来智慧出行,对孩子来说是很不错的锻炼。”
“我们去看皮卡吧!”杨一乐热情地招呼郑寅杰参观展车。
杨一乐也是一名汽车发烧友。据了解,他在十岁时就独立完成一套多达2576块细小零件的路虎乐高组装,并由此产生灵感,创作了一幅面积达4平方米的透明车画作。他在采访中透露,梦想能成立自己的汽车品牌。
他们俩来自不同的学校、年级,由于对汽车共同的热爱迅速交上了朋友。他们穿梭在不同汽车之间,兴致勃勃地给对方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展示自己掌握的汽车小知识。
“一乐虽然每年都会来参观汽车展,但是这次以小记者的身份来参观又是不一样的体验 。”杨一乐妈妈笑着说。杨柠宁妈妈深表认同:“这是很宝贵的经历。孩子们参加活动能够接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增强好奇心,也能让孩子更了解新科技。”
【策划】陈韩晖 陈戈
【统筹】郭小戈 张盛良 周人果
【执行】周人果 陈峥 洪燕文 许蕾
【采写】洪燕文 陈峥 实习生叶玉丽
【拍摄】付宗亮 实习生赖秋菊
【记者】拱千舒
【校对】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