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由市文化馆主办的
2020年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游走进始兴
该活动联合我市相关创作型协会会员深入非遗工作站、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寻找创作灵感,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非遗项目内涵,创作独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艺精品。
2020年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游活动。
在始兴沈所镇外营村,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外营村编织草席历史文化知识。据介绍,外营草席比一般的草席要厚,硬朗结实,具有冬暖夏凉、平滑、防潮、爽汗、耐用等优点。当地不少青年结婚时都要订制,寓意夫妻从此相互依靠,相互扶持,幸福美满。抗日战争时期,外营村民把自制的草席送给革命战士,八一历史博物馆里,现仍陈列着游击队曾经用过的八一草席。2011年,外营草席被列入韶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加活动来宾现场观看传承人编造草席,体验草席制作技艺。
传承人在编制外营草席。
在始兴城南隘子镇的满堂客家大围,活动来宾观看了宰相粉的制作过程,并亲身体验制粉过程。据悉,宰相粉产生于唐朝,传说盛唐名相张九龄小时候常常熬夜读书,她母亲每每看在眼里,就疼在心里,总想做点东西给九龄充饥,几经摸索,她终于利用当地优质米、山泉水,发明了一种可煮、可炒、可炸、可储放、可泡食的食品,给张九龄作夜宵。张九龄后来做了宰相,人们就把他小时候吃的这种食品叫宰相粉。2015年,宰相粉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体验宰相粉制粉过程。
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遗体验游活动,促进韶关旅游和非遗互相融合,让非遗为旅游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文/图: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嘉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