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食物是最深的乡愁
是诉说一个城市的最好语言
提起北江河鲜
馋得人流口水的
除了那活蹦乱跳的鲜鱼
还有吃完让人齿颊留香的鱼干
△何智杰 摄
近日,小编来到东城白庙渔村
随着渔民下江打鱼
体验了鱼干制作的全过程
(戳视频↓)
白庙渔村
白庙社区位于东城街道东面,以旅游、餐饮、渔业、运输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社区居民以渔民为主,以白庙北江河段丰富水产资源为生,主要为边鱼、和顺、北江鲤、深水桂花鱼和北江河虾等水产,社区每年秋冬季节盛产北江鱼干约15吨。
各种水产晾晒在码头上
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
我们都在这里打鱼的,除非太大风。
”
△渔网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
黄常伟祖辈都以打鱼为生,每天早上,妻子何小明都协助着丈夫切鱼、腌制鱼干。打鳞、切鱼、除去内脏,然后再切上几刀。别看这简单的几刀,其实非常讲究,何小明告诉记者,如果天气好,鱼肉可以切大块点;如果要是天气不好,就切小一点,鱼身就会快干水。像清城近来的好天气,三天就能晾晒成鱼干。
鱼干漫游记
第一步:放血。放完血之后,放到盆里让鱼继续游泳,流干血。(鱼的血放干净了,晒出来的鱼肉色才会白净,如果不放干净,就会发黑。)
第二步:刮鱼鳞。刮完鱼鳞之后就慢慢解鱼,一定要把血洗干净!
第三步:腌制。拿出不沾水的铁盆,盆底撒一层盐,接着把鱼摆在上面,摆好之后就一层盐一层鱼地摆放。底层不用放太多盐,因为上面的水会带着盐流下去,底层就会很咸。摆放好之后,一个小时左右就要把这些鱼翻一翻,继续静候三至四小时。
第四步:晾晒。将腌制好的鱼肉用绳子绑起来,平整、整齐地平摊在晒鱼架或者鱼网里,鱼肉朝上。
经过三、四天的风吹日晒
新鲜美味的鱼干就做好了!
而鱼干不需要复杂的烹饪
十分钟蒸煮
就能唤醒鱼干的鲜甜~
何小明说,腌制方法就是以前流传下来的,从古至今过程都一样,只需要日常的食用盐就能完成腌制。她会将晾晒好的成品鱼干送给亲朋好友,或者卖给有需要的客人,如果暂时没有人买,会放到冰柜里冷藏,可以保存一年时间。
在白庙渔村,沿着栈道一路走来,家家户户都有晒鱼干的习惯,这些鱼干在阳光底下黄澄澄的,显得非常好看,除了鱼干还有菜干、腊肉、淡水花胶,这些都会成为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晾晒鱼干是过去渔民在河鲜没法保鲜时创造出来的一种保存方法,鱼干有着易于食用和方便保存的特点,虽然现在有了冷藏等各种保存鲜鱼的办法,但是晒鱼干这一习惯还是被大家保留了下来,成为清城人秋冬饮食中的特色。
记者:朱洁珊 叶志国 何智杰
通讯员:余薇薇
摄影 视频拍摄/剪辑:何智杰
策划/编辑:朱洁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