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新力量 | 王璁:爵士乐的“求道者”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广州文艺新力量,凝心聚力再出发。2020年广州文交会期间,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广州文艺新力量”艺术沙龙于11月24日晚在广州举行。

沙龙以老艺术家推荐青年艺术家的方式,体现文艺传承。来自广州十个艺术门类的十位优秀青年艺术家们,用才艺展示和艺术宣讲,展现了广州文艺出新出彩的新气象。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专访十位青年艺术家,揭开他们在艺术路上的求真探索,展现新一代文艺家群体的新思考、新成就。

推荐人:王虹

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副院长

推荐词

王璁自幼接受良好的音乐熏陶与文化教育,曾获文化部首届青少年作曲比赛第三名,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与教育家杨立青教授的关门弟子。她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艺术观察力,致力于创作具有“融合精神”的音乐作品并在世界各地演出。以唐诗宋词为载体,把传统文化与爵士音乐相融合,王璁创作了《昭君出塞》《客途秋恨》《静夜思》《望月怀远》等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作品,积极在国际舞台上宣传广州城市形象,弘扬岭南文化。

除了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王璁博士还承担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包括国家级与省级的课题,就在两周前,她刚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立项,题目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的《粤语古诗词爵士风格的歌曲创作与演唱研究》。

【人物故事】

对王璁而言,音乐就像是一个从小相伴在旁的老朋友。

年幼时,王璁的父亲酷爱钢琴与作曲,常常拉着她来当自己的小观众。自然而然地,音乐便成为了王璁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从音乐中感受生活、体味生活、享受生活,音乐能让我找到物质以外的精神力量,感受成长过程中不同的人生体验。”王璁说。

与爵士乐结缘是在求学时期,王璁发现,相较于古典音乐 “中心化”、“核心化”与“共性化”的准则,爵士乐不仅变化更多,自由度更大,而且追求独特性与唯一性。“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目中,总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因此爵士乐成为了我当时很自然的一个选择。”王璁说,“Jazz is a life style!”

经过时间的浇灌,小时候的音乐梦亦慢慢让王璁踏上职业音乐人的道路。若想在音乐之路的上下求索中取得成绩,一定需要付出倍于常人的汗水。

自2010年以来,王璁开始创作具有“融合精神”的音乐作品,以唐诗宋词为载体,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爵士元素,成为王璁当时最“废寝忘食”的一件事。尽管创作过程中遭遇许多反对声音,在克服诸多创作难题后,《昭君出塞》《客途秋恨》《静夜思》《望月怀远》等具有岭南特色的作品将中国故事、岭南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

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芬兰、瑞典、瑞士以及新西兰……凭借音乐这一无国界的文化元素,王璁的一场又一场国外专场音乐会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广泛关注。2016年底发行的作品专辑《盛放》,被媒体称为“中国爵士乐的标杆”,该专辑在2017年7月获国家唱工委CMA音乐奖中获年度女歌手与最佳爵士演唱两项提名。

“今年我还准备把粤语古诗词爵士作品进行黑胶唱片的发行,目前正在密锣紧鼓灌录中。”对于音乐创作,王璁始终保持童心。专辑将邀请广州本地优秀音乐人加盟,王璁希望,通过集体创作与跨界融合,将创作出包含广州特色的音乐精品,碰撞出不一样的文化魅力。

【策划】孙国英

【统筹】李培

【记者】李文轩

编辑 李文轩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