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新力量 | 陈振江:让“南国红豆”这张名片历久弥新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广州文艺新力量,凝心聚力再出发。2020年广州文交会期间,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广州文艺新力量”艺术沙龙于11月24日晚在广州举行。

沙龙以老艺术家推荐青年艺术家的方式,体现文艺传承。来自广州十个艺术门类的十位优秀青年艺术家们,用才艺展示和艺术宣讲,展现了广州文艺出新出彩的新气象。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专访十位青年艺术家,揭开他们在艺术路上的求真探索,展现新一代文艺家群体的新思考、新成就。

推荐人

欧凯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

陈振江是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一名优秀的青年演员,条件不错。他有追求,勤奋谦虚。当我的徒弟不容易,但他这几年进步很大,我很欣慰。他对舞台的驾驭和对角色的塑造能力,都有所加强。希望他担起责任,对粤剧艺术有担当、有情怀、有敬畏。

龙杰锋(国家一级导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剧协名誉主席)

陈振江演过很多主角,他的戏我看了很多。他在艺术上专业、努力;待人处世上,肯帮助别人,尊师重道、敬老爱幼,是个优秀的青年艺术家。

人物故事

广州桂花岗老居民楼区,有一栋不起眼的小楼。这里不时飘出悠悠粤韵声,运气好还能偶遇叱咤舞台的粤剧大佬官。

这是广州粤剧院的大本营,也是“85后”粤剧演员陈振江每天工作、练功的地方。

在这里,他走过了11个年头,从当年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的考生,到如今该团副团长,亲历了十多年来粤剧振兴的过程。

2009年,粤剧成功“申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年,陈振江考入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创建的广州红豆粤剧艺术团,决定了做这门古老艺术的守护人。

面临职业选择时,有朋友语重心长对他说:“振江啊,有多少年轻人唱粤剧,走进剧场的青年人还有多少?”

陈振江不是没有过犹豫。2006年他从广东粤剧学校毕业时,粤剧的大环境并不理想。在他的家乡顺德,许多年轻人下海经商,选择粤剧事业的,始终是少数。

这注定是一条更难、更孤独的路。陈振江出生在粤剧世家,从小看着家人四处奔波演戏,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演员的艰辛。他出生那天,母亲还在演出维持生计。

可未曾想,粤剧梦早已在他心中悄然埋下。锣鼓声中呱呱坠地,从小把华美头饰道具当“玩伴”,穿一身斑斓戏服,在水银灯下闪亮登场,成为他内心难以割舍的梦想。

他选择的行当文武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为了方便练功,他挤出一半薪水租住剧团附近,业余也常独自来练功房,穿上厚重大靠,蹬上三寸厚底靴,直到筋疲力尽。

经历“寒彻骨”,他终迎来“扑鼻香”。2010年,他以粤剧折子戏《平贵别窑》一举拿下首届广州市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金奖,获得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的青睐,并被其收为徒弟。

近年来,这位扮相俊朗、唱腔富有韵味、文武兼备的青年演员,已是粤剧舞台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今年10月份,在广州红豆粤剧团成立30周年系列演出上,他刚与红线女入室弟子郭凤女搭戏,共同表演传统戏《一把存忠剑》,演绎了一场血溅存忠剑的人间悲剧,引得现场观众潸然泪下。

一系列振兴传统戏曲措施的出台,让粤剧人越来越有底气。陈振江也越来越忙碌,除了打磨剧目,到各地演出之外,还参与“戏曲进校园”工作。“希望让更多小孩子了解这门古老剧种的魅力。”

“我师公说,你们赶上了粤剧发展的好时候,粤剧氛围比以前好了很多。”陈振江感叹。

离桂花岗几公里开外的珠江新城,广州粤剧院一栋地下3层、地上16层的高楼正拔地而起。这将成为陈振江新的办公地点,也会是广州文化的新地标。

陈振江名字中的“振”,是经红线女和欧凯明的提议而改。“振”,意在励志传承,振兴粤剧。陈振江说,用自身有限的力量,把粤剧乃至戏曲文化传播到无限的角落,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

【策划】孙国英

【统筹】李培

【记者】徐子茗

编辑 黄堃媛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