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论语课》书封
继《馒头说论语》用音频讲述论语经典故事和道理之后,11月22日,《历史的温度》作者、“馒头说”微信公众号创办人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携新作《写给孩子的论语课》来到广州K11言几又书店与现场父母、孩子分享了这本以近200张原创漫画讲述论语经典的书的背后创作理念和故事。
作家张玮携新书《写给孩子的论语课》与广州K11言几又书店读者见面
张玮和书店“小”读者合影
读者与作家交流环节
对文言文有限的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缺少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啃”读《论语》过程中的障碍。张玮是进入了复旦大学的文科基地班,老师要求背诵默写《论语》后才开始认真读《论语》,而他真正把《论语》读完一遍的最大感受,就是“我读的太晚了!原来平时我们那么多的格言、典故、成语和道理,都出自《论语》。”这使得作家张玮萌生了写一本孩子们能看的论语书的想法。
为此,他组建了馒头说团队。该团队包括张玮及其复旦大学导师和部分同学,目前分别为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上海市重点学校的优秀骨干语文教师等,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经典、人文社科知识。
在此之前的2019 年,张玮推出了64 课时的《馒头说论语》音频,在网上连载了将近半年。“家长有的在孩子睡觉前,有的在孩子起床后,更多的是在送孩子上学和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给他们听。”张玮说道。“而还有许多家长说在陪孩子听课。”
该书语言风格沿袭了《馒头说论语》音频版并加以调整;此外,在音频基础上新增了100张漫画,近200张以“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和“粽子”等原创漫画形象穿插在书籍的各个章节。
当记者向作家张玮询问有没有收到一些反馈时, 看到了几张图片:这是几位小学生写的阅读感悟,其中有一张是阅读后孩子对学习的心得——“很多人觉得学习是痛苦又无聊的,孔子却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我觉得学(习)的快乐主要在于成就感。只要你尝到了甜头,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学习的。”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拍下的班里学生的阅读作业感想。图片来源于《写给孩子的论语课》作者张玮
事实上,该书同样也吸引了“大孩子们”的目光。“这本书有更小的孩子看的,但是更多的是成年人,他们也会看。”张玮说道。“当然一开始呢,这些家长是开玩笑说‘哎呀孩子才几个月是吧,我先来看了’,或者是退休的老人,都有。”
签售会现场
《历史的温度5》书封也在本次签售会中首次公开亮相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邱晓琳
编辑:朱蓉婷
编辑:朱蓉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