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广东万里碧道建设
近年来,河源围绕“三江六岸”构建“一江融粤湾、三廊联城山、六脉织碧网”的碧道建设总体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广东万里碧道建设。作为“六脉”之一的连平县大席河,自然不甘落后,其中内莞段已经初见成效,上坪段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一起随记者前去看看。
冬日里的连平县莞中村,
依旧风光旖旎。
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东风,
吹绿了两岸青山,
吹皱了一汪碧水。
从高空俯瞰,
流经连平四镇的大席河,
宛若一块匠心雕琢的碧玉。
生活在岸边的居民谢东勤,每天都会来这里走走看看,她脚下的这一条既是健康的生态廊道,也是秀美的休闲漫道,碧水古树、夹岸红花,都能让人心旷神怡。
连平县内莞镇莞中村村民谢东勤:
“现在就是河边有扶栏了,还铺上了地砖,看上去比较好一点,美观一点,河面上水也清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子漂有杂物,现在都很好了,景色很美。”
水环境治理这场硬仗,连平县已经打了整整一年。2019年6月10日,大席河遭遇超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短短两个小时内水位上涨了五米多,打破广东水文历史记录,沿途不少村庄受灾严重。
(上图为“6.10”水灾画面)
灾情发生后,河源市水务部门迅速加大对大席河河道“清淤、清障、清违”力度,借助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工程机遇,把大席河莞中村段和横水村段一河两岸,改造成一条长1公里、宽15到30米的生态碧道,河道两边节点种植市花簕杜鹃,同时依托原生态古树,融合周边天然的喀斯特景观,打造休闲旅游的观光画廊。
大席河变美了
连平县内莞镇镇长 黄州杰:
“结合我们镇的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把我们大席河内莞段以前是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河滩地,打造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景观大道。最关键的是我们以前的河堤巩固起来了,保证了我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席河上坪段)
此外,大席河上坪段的碧道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两岸河段建有防洪堤,未来还有生态植草框和景观植草框、景观护栏、彩砖步道等。大席河碧道建设工程强调亲水功能,变“水患”为“水利”、“水美”,届时将整体提升河道的防洪标准和河道系统行洪能力。
连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谢金凤:
“结合“6.10”这个特大洪灾的灾后重建,将大席河的8.5公里碧道建设已经列入“大席河干支流河道堤防救灾重建项目包”。与当地古树群融为一体、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相互辉映,展现一幅我们平常所说的“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一幅美丽画卷。”
全媒体记者 |饶荣盛 廖璐
通讯员 |黄景生 黄颖
编辑 |梁小群
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