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名运动员在佛山角逐鹰爪拳和南家拳金银铜奖

南方+ 记者

起式抱拳、弓步冲拳、铿锵有力的“嘿、哈”声……11月21日,第三届佛山武林大会——第三届佛山市鹰爪拳青少年传统武术套路公开赛暨第二届佛山少临南家拳公开赛在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举行。本次赛事吸引来自珠三角地区的35支代表队,共284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角逐鹰爪拳和南家拳各项目的金银铜奖项。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据了解,佛山市鹰爪拳青少年传统武术套路公开赛自2018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两届赛事,佛山少临南家拳公开赛在2019年举办过一届赛事。今年佛山市武术协会将两项赛事共同举办,并纳入第三届佛山武林大会系列赛事活动中。目前佛山市鹰爪拳青少年传统武术套路公开赛和佛山少临南家拳公开赛业已成为佛山市武术赛事活动的一项品牌赛事。通过搭建赛事平台,让各地鹰爪拳、南家拳爱好者相聚于此,共同切磋拳艺,并以精彩的功夫盛宴向全社会展示鹰爪拳和南家拳的文化精髓,将鹰爪拳和南家拳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鹰爪拳和南家拳分别属于北派武术和南派武术。两个赛事的融合、相融并进体现出了佛山是一座很有包容性的城市。”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服务科副科长方斌武说。

据了解,鹰爪拳,又称鹰爪翻子拳。相传创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鹰爪拳是岳氏散手、鹰爪功法和翻子拳,有机融合发展以“鹰爪”手型为显著特点的传统北派拳种。鹰爪拳发源于河北雄县,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传入佛山,在佛山繁衍近百年。2017年鹰爪拳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誉为佛山“北拳南传”武术史的“活化石”。

南家拳,又称少临南家拳,源自清代秘密社会组织“南少林”。佛山一代宗师梁细苏自晚清在广州白云山弥勒寺师从秘德禅师学艺,民国初年在广东一带传播。1934年佛山著名小说家念佛山人小说《花枪白头保》中,描述梁细苏拳术为“少林南家拳”。

事实上,在广、佛等地所有梁细苏亲传的弟子口中,均传梁细苏的拳种名称为“少临南家拳”,包括传抄拳谱,均用“少临南家拳”之名。无论南家拳是少林还是少临,它在佛山已经流传百年,并且活态传承。南家拳以“头昂灌顶,指尾撑天,吞肩落膊,气下丹田”为要领,出手要求斜、歪、快,柔桥刚打,刚桥柔制,疾极灵变,以巧制胜。南家拳在佛山历经百年,传承至今,门人除分布在广东省内,还辐射至香港、加拿大等地。2015年南家拳入选佛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本次活动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作指导单位,佛山市武术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支持,佛山市武术协会鹰爪拳会、佛山市武术协会南家拳会联合承办。

【南方日报记者】夏小荔

编辑 何锦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