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西樵
探村寻古
听音西樵
讲古人:百西村潘永彬
西樵有一条村,至今已有近七百年历史。曾经这个小村庄出了多位进士和举人,经济实力强,远近闻名,这条小村庄就是百西村头村。村头村名字从何而来?昔日的繁荣景象又是如何的呢?
话说南宋末年(公元1338年),始祖悦榕公从高明歌乐村迁徙至村头村。古时村头村开村后,其地形布局如巨龙开帐,凤凰纾翼,村前溪水如带,故称村头,又名凤溪。清道光年间,“村头”称谓正式使用。
古韵西樵
潘氏大宗祠
村头村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村头村从前是潘姓聚居的氏族乡村,民国时期并无其他外姓居住。而最具代表性的潘氏大宗祠则成为了百西村头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清代乾隆初期,潘氏大宗祠从村南迁建于村西北,在咸丰四年进行了重修及扩建,虽饱经沧桑,但潘氏大宗祠仍巍然屹立,是今天南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宗祠之一。
曾有“小广州”之称的百西村头村,历代民风淳朴,守礼重义,崇文尚学,人才辈出,潘氏大宗祠前一排排科举功名旗杆石,是古代村头村人重文兴教,勤奋耕读的最好证明。在清代,村头村共出了9名举人、2名进士,还有众多贡生、国学生和秀才,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古韵西樵
和恒大街
热闹非凡的商业中心
村头村过去也称得上名乡大族,在西樵是颇有名气的。清末至民初时期,村头村所经营的和恒大街集市和大岗墟市场为西樵地区的商业中心,昔日商铺林立、商贩接种、买卖兴旺,热闹非凡,经济实力在西樵领先。
和恒大街位于村头村的中间位置,把村头村一分为二,呈南北走向,村棋盘式的格局,这是当时附近几十条乡村所没有的。因此,西樵镇的本土居民,无人不知村头所在。据说当时前来村头村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可见当日之繁荣,这也是过去村头村的一段“威水”史。
古韵西樵
六祖传说
为民解困传佳话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小广州”西樵镇百西村头村在六祖古庙举办传承百年的“六祖诞”活动。
据悉,禅宗六祖惠能曾经在西樵山下的百西村头村,用村以西的一口泉水,治好了当地百姓的疥癞之疾。为了纪念六祖的善举,村民建了六祖古庙,每年在庙前举办“六祖诞”民俗活动。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六祖诞”一度中断,2007年,村头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恢复这一民俗活动。祈福祭祀、醒狮贺诞、千人斋宴等“六祖诞”系列民俗活动和村头村保存完好的镬耳屋群美景,吸引了周边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近十年来,随着百西村头村古村活化升级和乡村振兴等工作的不断推进,百西村头村在佛山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想听更多西樵“古仔”,
记得锁定“西樵有段古”栏目了!
来源丨西樵镇宣传文体旅游办
编辑丨念响新媒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