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家长千万警惕!

南方探针
+ 订阅

近日,佛山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一事,引起网友关注,登上热搜榜。

11月13日,佛山一名1岁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误服了奶奶半瓶的降压药。几经转折,女童才送到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此时距离孩子服药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最终,女童经抢救无效后不幸离世。

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邓明红表示,小女孩误食的药片是硝苯地平,有降血压的作用。因为硝苯地平的表面有糖衣,外甜内苦,小孩可能把药片当糖来吃。“大量的降压药发挥药效后,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休克。长时间的休克会导致缺氧、缺血,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大剂量和未能及时就诊是主要原因。”

儿童误服的东西,图片来源于陕西都市快报

同类事件及时处理

挽回了孩子性命

邓明红称,家长及时催吐,并及时送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还有一线生机。遗憾的是,该女童误服后,慌乱中的奶奶未及时送医救治,而是先给女童母亲打电话,等到送院抢救时,药物已经被孩子吸收。

而在今年3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也收治了一名误食降压药的佛山女童果果,但幸运的是处理得当抢救及时,有惊无险。

在该起事件中,2岁女童果果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有高血压,当天吃完降压药后不慎将药片放在桌上,被孩子误食。当奶奶发现时,一共95粒的降压药,只剩下地上的11粒。奶奶见状,立即给果果扣喉催吐,待她吐出部分碎药片及少许胃内容物后,再马上送医抢救。果果奶奶的紧急处理方式,得到了医生的夸赞。

像是此类的儿童误食降压药的事件并不少见。据《中国误诊学杂志》载《小儿误服硝苯地平急性中毒26例分析》提及,荆门第一人民医院02年6月至06年6月收治硝苯地平中毒26例,14男,12女,年龄8月龄~5岁,均为患儿意外误服,剂量1~50片。

注意避免让儿童误服的东西

孩子误服药物

家长该如何处理?

那么,幼童不小心误食药物之后,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邓明红医生的具体建议:

1.判断误服何种药物

家长首先要快速判断孩子误食的是什么药,吃的数量有多少。

2.针对药物种类紧急处理

①如果孩子误服降压药等普通药品,家长第一时间要帮孩子催吐,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能迅速排出孩子胃里的毒物。如果错过最佳排出时间,待身体吸收后,很容易造成儿童肝肾功能,甚至神经系统的损害。

②如果孩子误服的是有腐蚀性的物品,家长不能乱催吐,此时可以给孩子喝一些鸡蛋清或牛奶,保护孩子的胃粘膜。不管孩子误服的是什么,别擅自给孩子喂水,避免加重二次伤害。

3.及时送院就医

快速简单处理过后,带上孩子误服的剩余药品及药瓶包装,立刻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误服后出现昏迷、无意识、抽搐等情况时,别催吐了,要第一时间带着剩余药品赶往医院。

此外,在平时生活中,为防止孩子误服药物,大人应该把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切忌与食物放在一起。大人要教育孩子药物与糖果有所区别,不能乱吃。大人吃药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以免孩子效仿。

医生建议:误服异物也需送医

记者发现,儿童误服东西导致出现生命危险的事件常见诸报端,被儿童误服的东西包括硬币、药品、电池、纽扣、玩具等。

2019年12月3日,河南社旗县朱集镇一幼儿园4名幼童因误食老鼠药中毒。事因一幼童把老鼠药带到幼儿园,与多名同学分食,幸好紧急送医最终脱险。

2017年,中山11个月大的婴儿误食蚊香片,出现急性意识障碍。起因是,宝宝的奶奶一个人带两个小孩,蚊香片放在电视柜的下层,宝宝自己爬过去拿来吃。

“水宝宝”玩具

2017年,江苏一名不足3周岁的女孩,因为家人误将“水宝宝”当成糖果喂其吃下,一次性误食了近300颗“水宝宝”。水宝宝是一种吸水后可以迅速膨胀变大的小球状玩具。

2020年7月22日,山东烟台一幼童误服塑料被卡,出现烦躁不安、强烈刺激性咳嗽,被诊断为气道异物不完全梗阻,随即进行急救。

2018年,贵州一名1岁男孩因为误食瓜子吸入气管,不幸离世……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医生余凯表示,幼童常见的误服物品包括枣核、骨头、硬币、纽扣、电池等以及一些金属异物。“如果误食尖锐物件,容易损伤消化道、体内血管等,引起大出血。异物进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的情况是最危急的,可能一下子呼吸不过来,人就没了。”

余凯称,家长带小孩到医院看此类问题,有的是看到孩子吃进去的过程,有的是没有亲眼看到孩子吞食,不确定是不是误服而来做检查。“比如小孩在一旁玩玩具,过一会家长发现玩具不见了,怀疑被小孩吃下去。”

“不是所有幼童吞入异物都会有明显的表现,视具体情况而定。”余凯说,如果异物卡在咽喉或者食道里,小孩可能会出现哭闹、拒绝进食喝水、恶心等症状;严重的食道异物可能会导致穿孔、溃疡;若是引起气道阻塞,小孩会咳嗽或呼吸困难,可能会捂住脖子,表现得很难受。如果是误食尖锐物体,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呕血。

余凯建议,一旦发现儿童误服异物的话,家长最好是尽早送院就医。“有些家长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将异物排泄出来就好。但越早介入治疗处理,早期可以用胃镜取出异物,拖到严重时就可能需要开刀动手术了。”

【记者】欧楚欣 实习生 刘裕华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综合广州日报、顺德发布

编辑 佘余
校对 冯志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