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尔滨日报》消息:10月30日,哈尔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任命,蒋传海为市政府副市长。当天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官网“领导信息”栏目同步更新,显示蒋传海已任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蒋传海此前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南方》杂志记者梳理后发现,除蒋传海,在近期履新的地方官员中,还有不少来自高校,或有高校任职经历。
校长转岗副省级城市市委常委,属平级调动
据公开简历显示,蒋传海出生于1970年12月,本科、研究生就读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98年,蒋传海拿到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位后,进入上海财经大学成为该校经济信息管理系教师。
此后,蒋传海历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财务处处长、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于2012年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两年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2班第十五期学习。
2017年11月,蒋传海出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直到此次履新。
记者注意到,从大学校长转岗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市委常委,蒋传海此番岗位调整,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平级调动。
中国高校的行政级别,一般本科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是正厅级,一般专科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副厅级。此外,还有少数是副部级高校,这类以985重点高校居多。
上海财经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的本科高校,现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属于正厅级高校,而哈尔滨作为副省级城市,市委常委同样也是正厅级,所以蒋传海此番岗位调整后,在行政级别上没有变动,仍是正厅级。
近期履新多位地方官员有高校背景
《南方》杂志记者注意到,近期履新的地方官员中,还有不少来自高校,或有高校任职背景。
11月5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现年39岁的宿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孙林华,拟任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据公开简历显示,孙林华出生于1981年,湖南常德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起在宿州学院任教。
据《日照日报》消息,11月9日,山东省日照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李在武为日照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据公开简历显示,李在武生于1970年8月,曾长期在高校任职。李在武1992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校纪委正处级纪检员、校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2009年出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后兼任党校常务副校长。2011年,李在武调任威海市委常委,后兼任威海市委统战部部长,2014年调任潍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后任山东省纪委常委。2018年11月任日照市委副书记。
据山西黄河新闻网消息,11月11日,山西省阳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宣布李明任阳泉市委常委,平定县委书记。
据公开简历显示,李明,1982年4月生,2011年6月任太原理工大学数学学院讲师、副教授,之后历任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数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数学学院院长等,2016年8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今年4月任山西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
再稍早一些,今年6月,中国建设报社总编辑王浩雷挂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浩雷此前也曾长期任职于北京大学。
据公开简历显示,王浩雷出生于1977年8月,2005年在北京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历任北京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部长、研究生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等职。2008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2014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2015年,王浩雷离开北大,到住建部任住房改革与发展司调研员,次年任住房改革与发展司改革协调处处长。2018年底,调任住建部主管的中国建设报社任总编辑,直至此番履新。
高校与地方党委政府人才交流一直比较频繁
高校与中央部委、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人才交流一直比较频繁,近年来高校到政府的省部级官员也不在少数,《南方》杂志记者盘点了其中的几位。
2013年11月,胡和平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任上出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4年4月任陕西省委副书记,2016年4月任陕西省省长;2017年10月任陕西省委书记;2020年8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
2015年1月,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出任环保部党组书记。1个月后,他被任命为环保部部长。2018年1月至今,陈吉宁担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5年2月,怀进鹏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转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2016年12月任天津市委副书记,2017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2018年1月,彭金辉被任命为海南省副省长,彭金辉此前是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12月任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干部交流任职,是组织培养干部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南方》杂志记者发现,目前校地干部交流频率和密度越来越大,而从高校选拔任用地方干部,也进一步拓宽了用人渠道,推动专业人才将自身才学投入到地方的基层治理和改革发展中去。
当前,许多地方在扶贫攻坚、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外援”提供智力支持。有评论指出,新形势下,党政机关尤其是基层管理更需要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高校势必将在培养、输送适合国家发展的人才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记者】李拉
【本文责编 】刘树强 李焱鑫
【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责任编辑】莫群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张蓓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