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起板落半说半唱,引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李丹是东莞众多的曲艺人之一,他的作品内容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常将身边的鲜活事例用于说唱中,在舞台上弘扬正能量。
圆梦行动李丹
11月21日晚,2020年东莞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李丹个人作品专场演出即将上演。本场演出将通过李丹本人原创和改编的曲艺作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节目,把欢笑送给广大观众。
活动名称:2020年东莞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李丹个人作品专场演出
活动时间:11月21日19:30
活动地点: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
兴趣领进门,学艺在个人
李丹如今还能想起高中那年在学校一场晚会上表演完一段“说学逗唱”后,台下响起的掌声,和观众们脸上的笑容。
“我想就是从那个舞台上,启发了我对曲艺的兴趣。”李丹说。
幸运的是,李丹的兴趣得到了当时英语老师的支持。他还记得,当时每天英语课下课的最后几分钟,老师会把讲台交给李丹,让他给全班同学表演,也常常引得全校同学围观。
因为这门才艺,李丹成了学校同学们眼中的“明星”。
为了学习相声,他每天都沉浸在经典相声片段当中。“当时很少有人使用打印机,我只能上网找段子,然后一段段抄下来。”李丹回忆说,不仅是抄段子,他还要一字不落地背段子。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这段非常经典的相声贯口《报菜名》对李丹来说,早已烂熟于心。
从兴趣到专业学习,转折点源于一名同学给李丹带来的一张曲艺学校宣传海报。“李丹,你也可以去曲艺学校学习,走专业道路。”心底的这个声音让李丹毅然走上专业学习道路。
出于内心的热爱,他毅然选择了这条学习曲艺的道路。在那里,李丹接受了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学习了更加专业的技巧。
不仅是“说学逗唱”,李丹在曲艺学校就读期间,还学习了“口技”。
“口技老师来到我们班给我们上课,我当场就被老师的技艺震住了。”李丹回忆说,下课后他找到口技老师,希望能“拜师学艺”,没想到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学艺一定要主动,想学什么就要主动去学,尝试了就有可能。”老师的这句话让李丹印象深刻。
在随后的学艺道路上,李丹继续用热爱诠释这门艺术,用自信传递艺术,也用自己主动学习的态度进一步传承和创新曲艺文化。
说学逗唱“十八般武艺”搬上圆梦舞台
李丹告诉记者,他与东莞的缘分源于他的妻子段二连。她也是一名曲艺演员,因为工作原因留在东莞,那时李丹毅然放弃深圳一个艺术团的工作,选择来到东莞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站稳脚跟。
来莞八年,李丹和妻子成了东莞众多曲艺人中唯一的一对夫妻档,代表作品有《两口子》《生日礼物》等。现在李丹凭借接地气、有高度、有内涵的作品得到了许多东莞观众的认可。他的作品写的都是百姓身边的事,字里行间紧跟时代步伐,借古喻今处处充满正能量。
如今,李丹是广东省第八次文代会代表,广东省特聘创作员,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会员,东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广东省戏剧曲艺晚会金奖,荣获由中国曲协主办的全国反腐倡廉作品大赛优秀奖,东莞市戏剧曲艺花会金奖演员奖、编剧奖,表演的小品、快板多次受邀参演CCTV3《我爱满堂彩》。
“在东莞的八年时间里我很希望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感谢有这样一个舞台,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机会,也让更多东莞观众认识曲艺文化。”李丹说,希望这场晚会能为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认识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出一份贡献。
东莞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是东莞市文化馆于2017年推出的一项创新文化品牌,是面向青年艺术家群体的人才“宝贝”计划、年度圆梦行动。一座城市里,有许多青年文化人富有艺术才华但尚未被太多眼光所关注,他们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来绽放艺术精彩。
目前,2020年东莞市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一共举办了五场展览类、七场展演类活动。11月21日,李丹个人作品专场演出将成为圆梦行动第八场展演类活动。
能说相声,会唱快板、山东快书,能演小品能吹口技……李丹的“十八般武艺”也将被搬上此次曲艺作品专场的舞台。他透露说,在这场晚会中将邀请东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李润、东莞本土笑星安冬、东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邵权,同时他也将与妻子同台演出,通过一个个幽默搞笑的节目,把欢笑送给广大观众,寓教于乐,为观众呈现一台高质量的戏剧曲艺专场演出。
【出品】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
【采写】薛屏
【视频/剪辑】黄伟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