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可获3亿元资助!请看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解读

南方+ 记者

11月18日,2020深圳BT(生物技术)产业领袖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BT峰会期间举办了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解读会,深圳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李梦楠对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图

当前,深圳市已基本形成集药品制造、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在基因测序、医学影像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全国领先,并培育了干细胞、疫苗等特色生物药细分领域,汇聚了信立泰、赛诺菲、三九医药、健康元、海普瑞、国药致君、迈瑞医疗、华大基因、北科生物、海王生物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微芯生物、奥萨医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综合各区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区位空间等条件,深圳正构建协同创新、错位发展的“一核多中心”新格局。

总体而言,深圳创新成果优势显现、器械表现最为突出。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深圳累计药物临床试验数量268件,CDE受理新药数量298件、国产药品获批数量911件、国产Ⅰ类新药获批数量7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量21个。全市医疗器械企业700多家,总产值占全国规模8%左右。

截至2020年10月底,深圳累计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5409件,占全国比重7%。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相较而言,深圳市在医疗器械、PCT专利、融资环境、上市企业维度具有明显优势;与苏州、成都、武汉、广州相比,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涉及面、扶持力度等均具有显著竞争力,在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企业最高可获3亿元资助。

会上,南山区、龙岗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均对本区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和政策进行了相关介绍和解读。

图

龙岗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为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并在本次BT产业领袖峰会开幕式上进行了重点发布。先导区旨在打造“国际生物示范城”,核心为建立“学研产医”自循环产业生态。其作为专业化产业园区,将瞄准生物药产业发展最前沿,以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为核心产业,以高端医疗器械、制药设备、基因检测等为配套产业,着力打造“3+X”产业体系。“龙岗区产业政策包括企业、平台、产品、人才等多个维度,企业扶持范围涵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未来将打造八大发展路径,促进产业良性生长,其中‘政策支持与创新’将作为重中之重。”来自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的牛旻昱介绍说。

坪山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园区,正加快推进坪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建设。产业政策方面,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多个方面,其中生物医药是坪山区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未来将通过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和创新平台促进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光明打造器械创新示范区,以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学、脑解析与脑模拟等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光明区目前正在构建“3+1”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位列其中,已经集聚迈瑞和康泰等龙头企业。

大鹏新区打造精准医疗先锋区,聚焦基因测序、干细胞临床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努力构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

南山区正高标准打造“3+3”工程,包括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深圳湾总部经济带等。目前南山区已经形成一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集聚微芯生物、健康元等优质企业和科研平台。未来将从创造产业生态圈、创新新技术新产品等多个方面进行突破。

参会嘉宾还听取了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首席顾问苗先锋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治理新实践案例》分享。在BT+IT加速融合趋势下,新技术驱动创新、数据联通产业上下游,引发新的产业变革。结合城市、园区典型合作案例,火石产业大脑对产业链进行实时动态的全面监测,结合产业链的分析把握产业瓶颈与发展机遇,为“建集群、强链条”和产业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升产业治理与创新服务能效。

【记者】张光岩

编辑 李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