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中学,失落的传奇!曾经闪亮的高考牛校怎么了?

汕尾教育
+ 订阅

今年7月26日,汕尾市陆丰市龙山中学(以下简称“龙山中学”)发布了2020年高考简报。报告显示,今年龙山中学总分630分以上的有4人,600分以上有17人,高分优先投档上线153人,本科上线836人。

这份成绩看似不错,在陆丰市高考文理科排名前20名中,龙山中学都占据了一半席位。但在2014年之前,龙山中学高考各项指标均居汕尾前列,豪取高考成绩九连冠的辉煌历历在目,而如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汕尾几所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发展超越龙山中学,并牢牢占据了汕尾高考高分榜单的前列。

“公校衰落”不是个别现象。”一位在陆丰从事多年教学教研活动的老师说。事实上,作为陆丰的高中名校,龙山中学经历过一系列教学和管理改革,也曾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更是提出了要打造成粤东地区名校的目标。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在民校兴起的浪潮中,龙山中学越来越没落。

物质基础不够,师风师德不彰?

2020年9月,陆丰教育局发布通报,对龙山中学两名教师赵某、林某在网上赌博给予违规违纪停职处分,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不仅对龙山中学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同时让社会对新时代师风师德建设方面表示担忧。

“我上学那会,每个人都以上龙山中学为豪。这里历史悠久,学风正气,口碑很好。在我印象中每个老师都尽职尽责,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的高一班主任是陈瑞涛(音译),虽然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回去,但是老师的名字我都还记得。”2003年的毕业生、现任汕尾市城区某品牌房企营销总监的毕业生说。

“我们大部分的老师还是有教育情怀的。”陆丰市一位近年退休的老教师说。“不可否认,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师群体中的确出现一部分人敬业精神不够,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等情况,教师受到外面诱惑的影响,师德师风不如从前。但是老师也是人,也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一味谈奉献谈牺牲。这是时代的差异,我们只能顺应时代来考虑。”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促进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待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陆丰教师工资是汕尾最低的,相关政策又取消了补贴。这就严重地打压了教师的积极性。”一位多年执教于龙山中学的老师如是说。

根据一部分老师的观点,教师待遇的下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龙山中学的师风师德。一位陆丰本地教师介绍,当时陆丰的教师补贴是各个学校根据学校内部情况分发给老师,具体的补贴金额由各个学校自行决定;而如今按照政策,根据教师的教学效率发放工资,将所有公办教师的30%基本工资(大概为990元)暂扣,列为教师绩效工资。

不仅取消了以前各校按各自情况发放的补贴,还暂扣了一部分基本工资,这对陆丰教师积极性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补贴取消的政策到地方落实的时候,海丰先推行了,当时面对海丰教学质量明显下滑的情况,陆丰在没有任何更好的替代方案和补救措施情况下,依然实行了相关政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师说。

“另一个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是教学条件较差。”据龙山学校老师反映,学校连保障每个老师一人一桌一个电脑的基本办公条件都做不到,尽管龙山中学目前已经新建了新校区,但是这个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你让老师天天去坐班,但是坐的条件都没有,你说让我们一天去打四次卡,有可能吗?这个情况不仅仅是龙山,还有下面其他的学校应该都存在。”龙山中学多位在职教师反映道。

陆丰实行教师上下班打卡是近两年的政策,本意是方便教学以及学校的统一管理,规整教学校风。用制度来规范老师,原本是想要制约一小部分不认真工作的老师,但是反而压抑了大部分老师的积极性。校长没有惩戒权,一些老师并不遵守这个机制,像现在的所谓打卡机制,很多时候流于形式。

“应该让努力的、有能力的教职工有荣誉感和成就感,让懈怠的、教学水平差的教职工有危机感,所以奖惩制度合理规划好,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手段之一。”一位在陆丰从事多年教研工作的教研员说。他表示“吃大锅饭”、“没有忧患意识”是公办学校的通病,编制的稳定带来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奖励机制的缺失,也导致“多劳多得”竞争意识不复存在。最明显的对比就是汕尾市林伟华中学,尽管同是公办学校,林伟华中学因为有企业设置的奖励机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其次制度上把教师队伍的管理等同于公务员队伍管理。教师的工作安排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不像其他事业单位,容易取得一个平均工作量。一旦老师的工作量不均衡又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长久下来就会压抑老师的积极性。而像龙山中学这样的公办学校,对于教师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的要求更高,这个体制的僵化对这些高水平的学校影响更大。

优质生源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龙山中学原来名声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留得住好的、拔尖的学生,陆丰优质生源大多数都留在龙山,一年能考一两个清华北大,那龙山中学的名气就上去了。”在龙山执教超过10年的老教师说。

目前龙山中学专职教师有493人,正高级有1人,高级教师64人,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50人,各学科均拥有省、市、县的学科带头人,先后培养出高考省数学满分状元、广东省单科第一名、省总分第11名的尖子生。“龙山中学鼎盛时期有一批优质的教师队伍,走下坡路时虽然有部分老师流动,但主体还是那些教师,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生源。”龙山中学一位现任教师梳理总结了这个问题。

该教师认为社会大众应该转变看法:“优质生源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接下来,龙山中学应该要狠抓中层学生,努力提高本科率。通过‘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转变社会对好的学校的评价标准,龙山中学可以从同类生源教学对比中得到较好的评价,让学校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生源质量偏低是怎么造成的呢?一方面是基础教育的‘缺课’。以前陆丰中考及格率也有百分之四十。但是近两年中考的及格率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一位老师谈起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痛心疾首。

“整个陆丰市有13000多名老师,有三分之一是当时代课老师转正,教师队伍原本的学历普遍不高,尽管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受限于本身的专业水平,这些教师队伍又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这样的教师队伍水平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改革是极其不利的。”龙山中学一位教职工介绍,九年义务教育无法达到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生源质量偏低,是造成后续高中教育无法培养出高分考生的原因之一。

该教职工介绍,生源质量偏低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优质生源大量流失。2013年之后,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汕尾的民办教育兴起。一方面民办学校有政策倾斜。据资料显示,2019年之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海丰学校的统招生和成本生分别是提前第0批和提前第一批次录取,近两年取消了提前第0批录取,两所民办学校的成本生与其他的公办学校重点班学生同一批次录取,但是公办学校的普通班学生依旧放置于下一批次录取;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可以用各种方式“掐尖”招生,这两个方面对于优质生源的抢夺是极其有利的,也是公办学校无法相比的。

同样有些地区也意识到公办学校的“窘境”,2019年黑龙江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以保证招生公平。

扶持民办学校并不是汕尾的特例,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都在鼓励民办教育发展。2018年江西省出台政策,明确民办学校通过与公办学校平等竞争获得的项目,应享受同样的资助政策。2020年武汉市教育局联合发改委、财政局等九部门,出台了《支持民办教育政策措施》,提出为民办学校提前拨款、发补助、减免房租等措施。

由于政策加持,近年民办学校的成绩大幅领先于公办学校,“公退民进”的问题在龙山中学面前尤为凸显,据学校相关教职工介绍,今年汕尾市中考前一百名的学生,龙山中学没有录取一位,而在鼎盛时期,前一百名内的学生,龙山中学可以招收几十位,如此之大的差距,最直观反映就是每年的升学率上。

今年开始,以龙山中学为代表的陆丰公办学校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优质生源流失问题。可以预见的是,汕尾市普宁华美学校的建立,让龙山中学等公办学校本不“富裕”的优质生源更加雪上加霜。

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陆丰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工们都表示无解,“我们担忧,在未来,如果不解决民办和公办学校的不平等竞争,那么公办和民办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公办学校最终会变成底层人民的选择,造成阶级固化。”

扁平化管理压抑了教育人才的成长?

“现在一学期学校有十几次行政会议,重点谈教学教研工作微乎其微。甚至这三四年,学校没有系统地规划三年备考计划,也没有成立专门的备考组。”龙山中学一名现任教师指出,现在龙山中学只是偶尔安排老师听听课,应付上面的任务和常规的管理。而教研工作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完全凭老师的责任感去执行。

他认为这与龙山中学中层各部门工作开展不理想及缺乏系统性规划布局去有力推动落实教学教研工作有关。一是校内顶层设计不合理。龙山中学实行分级管理,由副校长抓级。这一体系的设置直接导致了部门职能在不同程度的挂空. 以业务校长在高中抓级同时组织教学事务为例,业务校长可以直接与年级级长沟通对接教导处、教研室的工作,并直接在年级布置工作任务,无形中教导处、教研室被挂空。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主动介入各年级工作,导致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内容与年级工作内容重复性高,效率低的情况出现。除了教学教研业务,其他学校业务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此扁平化的管理工作,似乎有利于临时工作的推动,但对于学校长期的、系统化管理以及资源的宏观调配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是缺乏德才兼备的强有力领导班子。陆丰境内,教育教学管理人才未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储备,教育管理人才的严重断层。龙山(包括许多公立学校)之所以出现难以发展的局面,主要是教育管理队伍出问题。

“龙山中学不过是陆丰教育的一个缩影,只有促进教育教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储备及合理任命,陆丰教育才会有希望。”该教师沉重地说。

【撰文】肖烨 颜雪妮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