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眼|“偶像剧套路”行不通!别再让“雷剧”荼毒观众审美

南方+ 记者

15日,《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抗战剧《雷霆战将》是“偶像剧套路用错了地方”,八路军集体抹发胶、住别墅,在打仗时凹造型耍帅摆酷,严重违背历史事实。

这部以“亮剑3”为噱头的抗日剧《雷霆战将》,在播出之时便引起了一大波观众的质疑和反感。设立在欧式别墅里八路军独立团团部,清一色抹发胶的男主角,穿着打扮精致的女护士和炮火逼近时喝咖啡的师长……如何让人能相信这是一部取材于真实历史和英雄故事的抗战剧?

目前,该剧全网已下架,电视播出平台湖南卫视同步叫停。

如今,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剧情无脑、表演浮夸的“雷剧”更是为观众诟病已久。“雷剧”的雷点千千万,出一部扑一部,可是还是有很多剧方不断在踩雷的边缘疯狂试探,自以为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殊不知观众早已不愿为此买单。

小南也曾阅“雷剧”无数(有时真想申请个工伤补贴),总结出来当今雷剧的四大雷点。

一,剧情老套,人设呆板。近日热播的大女主古装剧《燕云台》,由唐嫣、窦骁、佘诗曼等主演。又是人生开挂,天生与寻常女子思维方式不同,共同与心仪的男子匡扶正义的大女主,再配上老旧无新意的叙事逻辑,无疑又是一部玛丽苏大女主剧。

从数据上来看,《燕云台》首播收视率仅0.5,豆瓣评分仅为4.6分,在微博上还曾被“嘲”上热搜。虽说《燕云台》此前因各种被推迟到今年开播,本就“生不逢时”,但玛丽苏大女主剧在内地荧屏盛行都能追溯到八、九年前了,经过当年玛丽苏井喷的盛况,观众真的不想再为这样剧情老套、傻白甜的女主人设的玛丽苏大女主剧买单了。何况,这些“大女主剧”一点也没有体现出女性真正的智慧与风骨,只是通过臆想式地塑造出一个刻板的“完美女人”,毫无深度与魅力可言。

二,演员职业素养低,只顾自身形象好,完全没把心思放在表演中。最新一期《演员请就位》的预告中,郭敬明对孟子义擅自使用自己的妆发师表示不满,直言“再改妆发就别拍了”。虽然孟子义本人和造型师相继澄清“并没有改妆”,但网友综合她此前在荧幕上的各种“爱美”表现,还是对她感到不满。

此前,孟子义在拍摄古装剧《陈情令》时涂指甲油,网友直呼“出戏”。

在综艺《一年级》中,袁咏仪带队去体验群演生活,孟子义两天的穿着、妆容都不连戏:第一天穿了白打底,第二天穿了黄打底;第一天妆容画了脏,第二天脸上却白白净净,眼妆还更精致。

当时就遭到了袁咏仪的严肃批评:“你是导演还是演员?”

只顾个人形象,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毫无敬畏,按照个人审美来弄妆发,没有一个演员应当有的职业素养,孟子义作为新人演员,本该是努力求上进,扎实拼作品的时候,却因为莫须有的“偶像包袱”刚好踩在观众审美的雷点上。

另一位“偶像包袱”极重的年轻演员鞠婧祎,新剧里一场绑架戏也闹了大笑话。绑架者塞在女主角嘴里的布,叠得如此整齐,画面是好看了,但怎么看都不真实。这个片段一出,网友便吐槽道:“鞠婧祎演被绑架像咬化妆棉!”

另一场灵堂上的戏,鞠婧祎这个精致的妆面美则美矣,却更令人火大。在灵堂这样一个本该充满哀伤与悼念之情的地方,你化得像个下一秒就出嫁的新娘子,是什么意思?

有粉丝可能会为偶像反驳:这是剧组安排的,演员没有话语权。事实恰恰相反,在很多剧组中,主演的话语权有多大,改妆发改台词不在话下,增减戏份都能随便提。为什么?因为主演是一部剧的流量保证、收视保证。很多时候他们的要求,都会被剧组优先满足。

演员希望自己形象好,上镜好看,这无可厚非,但也应该视剧情和环境而定。一味追求美美美,那一部剧和MV还有什么区别?

三,情节无脑,完全不考虑实际,天马行空随意乱来。这一点,参照今天被痛批的《雷霆战将》即可。

四,翻拍泛滥,却拍不出经典的精髓。昨日由张一山、唐艺昕主演的新版《鹿鼎记》开播,豆瓣评分仅为2.7。现在我们还无法对完整的剧情作出中肯的评价,不过,翻拍经典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在具有更加先进的设备、影视艺术逐步发展以及对剧本更深层的认知的前提下,如果剧方在细节处理、导演在质量把关、演员在情感处理、编剧在情节把控上仍旧欠缺,就算再怎么创新,也无法赢得观众的心。

纵观今年的爆款剧《隐秘的角落》《摩天大楼》《沉默的真相》等,无一不是题材有深度,剧情环环相扣,演员朴实接地气,令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没有出戏的精致妆发,没有辣眼睛的五毛特效,更没有不切实际的剧情设定,国产剧明明有那么多不“雷”的, 确实不应该让几部“雷剧”就打击了大家对国产剧未来的信心。

“雷剧”之“雷”无非就在于让人费解的事实与细节,引起了观众的不适。一味把观众当傻子,拿一些无脑“偶像剧套路”来糊弄,怎么可能会做出好剧呢?

破解“雷剧”的钥匙,就是尊重历史和现实、尊重观众。影视作品的创作,必须以观众为中心,而不是以演员或资本为中心,因为观众才是最终接收到作品,并对其做出评价的主体。无论是制片方还是演员,都应深谙自己工作和角色的重要性和服务性,你在剧中的一言一行,都是服务于这部作品,服务于最终欣赏它的观众。

【撰文】南方+记者 张思毅 实习生 付诗雨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梁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