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精神薪火相传!革命战士后人探访封开红色革命遗址展览馆

封开发布
+ 订阅

11月8日,

原绥贺支队第六团团长刘乃仁的

侄孙刘以良、刘以培兄弟

来到省级红色村——

封开县渔涝镇上扶冲侣村进行参观。

刘以良、刘以广兄弟参观了

封川特派队指挥部旧址陈列馆

和绥贺支队第六团驻地陈列馆。

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深度讲述绥贺支队第六团的战斗事迹,详细了解其伯公刘乃仁创建绥贺支队贺江流动税站的感人故事,并在绥贺支队第六团的团长刘乃仁铜像前和画像前留影。

“小时候只听父亲说过,家中唯一的一头牛都被伯公拿去卖,换取革命活动资金,积极支持革命活动,但关于他如何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如何在开建县为民办事的情况自己所知甚少,经过这次参观,刘乃仁心系党、心系人民的光辉形象变得更加高大,一定要把他的革命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刘以良表示,接下来要让后人更全面更丰富更生动了解刘乃仁的光辉历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关于刘乃仁

刘乃仁(1917—1951.11)肇庆市高要县禄步人,中共党员,师范修业(二年半),高中毕业。受组织委派,曾任国民党揭阳保安队文书;高要白土和圩头中心小学教员;信宜县国民党县府承审室书记;国民党高要绿步镇乡长。广宁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指导员,大洞税站收税员;广宁中村游击小组指导员;广宁森膺洞及怀集区一带游击队负责人,1947年7月~1948年3月任广德怀人民抗暴义勇总队广宁区队队长,挺进森膺洞地区,与同志们一起创建了森膺洞游击根据地;1947年8月任广宁县石咀乡人民政府乡长,领导根据地人民掀起了反“三征”、维持治安、打击国民党乡村地方反动势力为主的武装斗争浪潮;1948年4月~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三团团长,兼广宁区队队长,在国民党对游击根据地四雍的“清剿”中,率领部队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转战于四雍、塘村、禾仓、上林和小坑口一带,并向森膺洞转移,几十人的部队,最后只剩8人冲出重围回到怀南与绥贺支队第二团会合;1949年8月~1949年12月任绥贺支队第六团团长,跟随主力部队转战于德庆、怀集、封川一带,为几个县的解放事业作了不少的贡献;1949年11月25日~12月3日任开建县人民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地开展肃清匪特的工作,安定了民心,恢复了生产、秩序;1950年1月~1951年6月任开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兼法院院长,率领开建县人民创建新生的人民政府,发展生产,在全县展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人民过上当家作主的新生活。

据了解,封开县渔涝镇上扶红色村

是广东省第二批红色村建设项目之一,

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建成渔涝红色广场、

三战渔涝标志、红色大道、上扶村党群大楼、

封川特派队展览馆绥贺支队

第六团展览馆等红色景点,

吸引了大批游客进行参观,

成为新时尚网红打卡点。

来源 中共封开县委党史研究室

审核 刘东桦

编辑 封开发布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版权均属封开发布所有,转载需遵守国家版权相关规定,明确任何未经书面授权转载的一律属于侵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