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杏林寻宝——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在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举行,今年有8种中医特色疗法登台亮相,杏林“聚宝盆”再度熠熠生辉。
杏林寻宝12载
415余项中医“绝活”走出秘境
自2009年以来,杏林寻宝活动广发“英雄帖”,邀请有一技之长、掌握特色疗法的持有者到现场展示交流,已成为抢救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中医绝活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发展最重要的阵地是中医院。12年来,省中医一直有在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寻找散落在民间安全有效的中医瑰宝,使之成为医院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有效手段。”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说,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挖掘和整理中医药伟大宝库里的中医特色疗法,在提高中医药疗效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杏林寻宝活动已累计梳理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415余项,实地走访212项,共有126项上台展示。同时,省中医有建立起传统疗法中心、中医经典科,承接杏林寻宝活动寻回来的中医“绝活”,通过跟师、进修、办培训班等方式引进53项特色疗法,其中组织跟师42项,培养院内继承人310余人次,为其中18名老师建立名医工作室,为其中7项特色疗法组建了中医特色疗法专业小组,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人才培养,使一批中医特色疗法焕发新活力。
吕玉波介绍,如今很多过去只存在于文献记载或流传于民间的疗法,在急危重症、专科专病、疑难杂病、治未病等各个领域都得到推广应用,发挥其临床疗效。这些简、验、廉、便的中医“绝活”也易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走入寻常百姓家。
寻宝、献宝、弘宝
8种中医“绝活”惊艳亮相
杏林寻宝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献宝人前来参与。
本届演示会上,有8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医“绝活”分三组惊艳亮相,包括机调平综合疗法、道医针法与人迎脉口脉法、经络诊察、四维立体针疗法、乳腺解结法、踩跷疗法、整骨导引术、火功推拿。
1
经典与创新
▲献宝人但杨标:气机调平综合疗法
但杨标医道同修,深入古籍,还原《黄帝内经》针法所用寸口人迎阴阳脉法,将针、灸、药、砭、导引疗法总结为“气机调平综合疗法”,以医者自身内观导引,针刺调节,以灸温补、以药调和,以患者的气机快速调平为功,治疗方法安全,见效快、效率高、成本低,能快速缓解病患痛苦,深受大众好评。
▲献宝人祝勇:道医针法与人迎脉口脉法
在丹道修炼过程中,武当道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祝华英道长发现了《黄帝内经》隐而不言的机理。武当道医传人祝勇,应用武当道医技术调理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献宝人张侨文:经络诊察
张侨文为加拿大籍华人,首都国医名师王居易的入室弟子之一。 经络诊察是通过审、切、循、按、扪五种方法对人体的十四经进行诊察、辨识,并根据所获信息指导医者对经络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2
探新与发秘
▲献宝人李季:四维立体针疗法
四维立体针疗法创始人李民,以阴阳学说和整体观为基础,以胚胎学、全息等理论为指导,一步步总结出立体头骨针和立体手骨针。自幼跟诊于李民的李季,经多年学习与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对四维立体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以及授课量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献宝人谭志飞:乳腺解结法
谭志飞曾先后学习过多派主流手法、针法等,临床中以古中医理念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体系指导中医外治手法、正骨、针术、艾灸、药敷等,诊治各种疑难疼痛性疾病及内、儿、妇科等相关杂症。通过解读《黄帝内经》,他找到治疗乳腺气结、郁结导致的乳癖的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有乳腺解结法。
3
独家与传承
▲献宝人国家臣:踩跷疗法
踩跷疗法是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一种疗法。国家臣作为中医药世家传人,利用双足循经取穴,辨证施治,使受伤的组织恢复生理状态,使失调的脏腑机能得到纠正。
▲献宝人雷春生:整骨导引术
一部《叶问》电影让大家对咏春拳有了浓厚的兴趣,而雷春生正是把咏春中拳的基础训练活用于正骨,通过整骨来调理经络出入升降,跨界治疗脏腑和经络疾病。
▲献宝人袁开勇:火功推拿
苗医苗药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火功推拿源于贵州当地苗族疗法,用火又用药是其中一个亮点。袁开勇将药火酒和推拿手法合而为一,用火功推拿以达到松筋动骨。
记者|薛平世
编辑|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 | 查冠琳 庄映格 何明坤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