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男人间的对角戏,12个互不相识的陪审员共处一室,探讨法律与生命的议题。这是一部演过两百多场的话剧,十年间换了近60位演员,12个男人,每个都是主角。
11月13日、14日晚20:00“庆祝深圳特区40周年·献礼演出季”项目之话剧《12個人》将在保利剧院上演。黑压压的舞台,幽暗阴冷的灯光,12把木背靠椅,12个不同年纪的男人穿着简单的西装走上舞台,这就是话剧《12個人》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视觉场景——简单、干练,透着一种冷酷的质感。
电影版《十二怒汉》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在话剧《12個人》之前,光电影就拍了四国5个版本的。这个经典故事六十年来被一次次演绎,每一次都加入了全新的元素,更有大逆转的精彩诠释。因为剧情够硬,让每一次尝试都精彩绝伦。1957年,雷基纳德·罗斯将这部剧本改编成电影,并获得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
该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雷基纳德·罗斯(Reginald Rose)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田水执导,此轮演出由(按照陪审员编号1-12号顺序)张旭、司琨、王衡、李成山、刘炫锐、郭林、闻小炜、贺坪、杨保龙、刘春峰、王也农、周纪萌联合出演。在过去几年上演的《12個人》演出中已有二十余位实力男演员曾参与过该剧的演出,并且每一轮演出都会有新上任的“陪审员”。
话剧《12個人》讲述了一场发生在法庭外的激辩:一名16岁的男孩,被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法庭上的证据极具说服力,被告显然会被裁决有罪,只要12位“陪审员”一致通过有罪,就可以将这男孩送上电椅。临时被召集来的“陪审员”是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素不相识,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利益和经验。看似已成定局的判决由于其中一人的异议而变得审慎和复杂起来。对生命的尊重、对偏见的反思、对公正的责任……逐渐地改变着他们的裁定。
极具看点的“男人戏”
《12個人》于2010年在沪首演,一经推出,除了收获可喜票房之外,更是引起话剧界、司法界热议。短兵相接的台词对抗、层层深入的案件推理、充满爆发力的表演方式……使得这部看似在探讨美国陪审制度的法律题材作品收获了大批观众:“好看,过瘾”,“既深刻又不乏趣味” ,“现场感受绝对酣畅淋漓,但是结束时也在心头留有余韵”等的高度评价。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人的生死问题,我不能在五分钟之内就做出决定,假设我们错了呢?”导演田水在看剧本的时候,被这句铿锵的台词深深地打动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制度的反思、对公正的责任,都是《12個人》在追求高潮迭起、夺人眼球的戏剧冲突之余,所要探讨的深刻问题。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执导《12個人》,田水表示:“这戏的剧本非常好,而它所讨论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关于责任心以及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我们身处一个经济发达、情感冷漠的社会,我希望用这台两小时的话剧把演员和观众集聚到同一个空间内,让每一个人从自己的观念、生活阅历、文化程度等各方面的经验来参与这场人性的审判。”
十年前话剧《12個人》为了与观众见面,经过许多“磋磨”:仅仅是舞台上到底要不要放桌子、一圈人如何围着桌子坐,就讨论了数十轮;这12名演员全程都在台上,不能有一丝精神的游离,不发言的演员又要有怎样的神情和动作……
十年后,这一次,《12個人》又会诠释出什么不一样的内涵呢?11月13日、14日,深圳保利剧院见分晓。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演出季
话剧《12個人》
演出时间:2020年11月13日(五)、14日(六) 20:00
演出团体: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记者】郭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