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生王飞,在复读与升学中纠结,最终选择来到东莞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五中”)就读高中。这是由五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生涯剧《飞形记》的第一集,日前该剧正式在“哔哩哔哩”、“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平台上线。
目前《飞形记》已经在“哔哩哔哩”、“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平台上线
据悉,该剧是五中“慧美生涯规划”课程的一部分,学校创新德育教育模式,首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涯剧”,以王飞、刘形两人在五中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主线展开,讲述两位年轻人经过磨炼成为优秀人才的励志故事。
作为东莞市第一所艺术高中,五中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积累非常深厚,结合学校特色,目前学校推出了由“生涯剧、线上线下组合课程、生涯社团、生涯评价”四大板块构成的生涯规划课程。
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推出“生涯剧”
伴随着新高考的落地,生涯规划课程成了新高考模式下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五中也为学生打造了“慧美人生规划”系列课程,并结合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消防安全日、教师节、护士节等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涯探知和团队活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学生在成长阶段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探寻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同学规划好人生蓝图,五中教师团队摒弃传统的“说教”德育形式,根据学生兴趣和时代特点,首创“生涯剧”模式。
“‘生涯剧’以热点话题讨论的形式,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展开。”据学校慧美人生规划课程开发组总负责人陈青天老师介绍,课程的核心部分“生涯剧”,以“剧中事”设置课程思考,引发学生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有认同感,让共鸣和共情的发生更加自然和顺畅。”
拍摄花絮。
学校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生涯剧《飞形记》,以学校往届成功学子为“原型”,以王飞、刘形两位主人公在五中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主线,讲述两位年轻人经历“变化—冲突—适应—选择—拼搏”的过程,磨炼成为优秀人才的励志故事。
陈青天告诉记者,《飞行记》系列将会有8集,每集配有相应的线上课程和线下学习小册子,供学生学习。“课程开发以高中学段三年为一周期,因此主题也将体现高一、高二、高三的不同特点追求。”
师生合作编写剧本、演出
通过“演”的方式,讲述个人选择与奋斗的故事。南方+记者获悉,《飞形记》概念构思于五中被评为第二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之后,学校成立“慧美人生规划必修课程开发团队”后,团队提出了“生涯剧”概念,并最终根据两位男、女主演的名字组合而成。
好的故事离不开好的剧本,《飞形记》剧本编写执行“总集策划+每集编写”原则,尽量保持生涯剧的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因此,无论是剧本、导演、演员,还是拍摄、后期制作,都是选自身边人、身边事,由师生共同完成。
拍摄花絮。
“拍摄《飞形记》的过程是赋予很多心血且很有趣的一个过程。” 陈青天直言,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摄影师学生来说都是初次的体验,大家抱有好奇心,也尽最大努力去呈现最好的效果。
剧中王飞的扮演者为五中青年教师卢骏飞,拍摄期间曾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拍摄,为了道具的逼真剧组特别购买快递员工作服,而当团队为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场地而烦恼时,学校许娇老师热情邀请剧组去她家拍摄……
在陈青天看来,“生涯剧”的创新模式,对于学生、对于学校、对于教育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有幸成为它的创造者、培育者和推动者,我相信,它会带来一鼓‘新’和’鲜’的感受。”
【记者】黄婷
学校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