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故里、红色基因、绿色生态......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清远!

南方+ 记者

11月10日,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来到清远市阳山县、连州市,对清远北部的乡村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地区内乡村的农房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脱贫攻坚等情况,进一步从中优选广东美丽乡村以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第一站:“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悠然游船于青山绿水间

首站,考察组来到“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从起点开始走访、考察整条线路建设情况。

“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位于阳山县北部的岭背镇、秤架瑶族乡,全长35公里,全线贯穿7个村委会67个自然村6700多人。该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片区连线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沿线67条村全面完成干净整洁村以上标准创建,完成农房管控风貌特色的民居440栋,整条线路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风格的乡村风貌示范带。

该线路瑶族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高山林茂,生态良好,突出地方特色,依托广东第一峰、峡天下等风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山塘古村落、蒲芦洲村沙田柚产业、坑口村广东峡天下旅游产业等,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庄经济发展。引入南岭水乡游船,建成绿水缭绕的秤架河优美水系、舒适宜人的秤架桥至七车十里休闲骑行绿道、阳山新兴网红打卡点——特色风雨廊桥“善美康桥”、绿美古树乡村——干坑村的檵木古树公园等新景点。目前,全村已建成特色农家乐5家、民宿20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第二站: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

村民自主设计美丽幸福家园

大崀镇松林村。

大崀镇松林村。

“整齐排列的彩绘墙体房,有规律摆放的绿色果园,这些都是我们村民自己出主意参与设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心里有数。”在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一位村民向考察组这样介绍自己所居住的乡村。

松林村位于大崀镇的门户节点,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距离县城13公里,耕地面积1524.6亩,山林面积9144亩。下辖6个自然村13个村小组,共579户2850人。

该村负责人介绍,松林村按照“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推广乡村设计。建立符合松林村本地特色的“镇域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乡村规划体系。围绕村庄规划的实施落地开展村庄设计,按照村庄设计确定的风貌特色要求进行农房设计。

同时,松林村细化规范指引,进行分类管控。建立当地的指导蓝图和建设规范,指导村庄建设。挖掘本土特色建筑工匠的潜能,促进乡村地区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的统一协调,推动本土化设计。发挥村民的自主能动性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推行现代建筑本土化、传统建筑现代化、建筑用材本地化。

该村还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在风貌提升中的引领作用,由村级党组织带领村民理事会,做好示范引领,实行以奖代补,完成风貌管控改造提升的农户, 坚持“三不进场”“四不补”原则,通过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政府进行奖补的方式,有效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沿线7个村小组约348户完成了农房风貌改造,改变了民居外立面杂乱无章的视觉,建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三站:连州市畔水村

大夫第中有“牛”气

畔水村。

畔水村。

牛杂汤、牛奶煲、牛杂煲、牛蹄、牛血煲、清蒸牛肉、炒牛肉、牛百叶、蒸牛肉干......第三站,当考察组来到连州市畔水村,瞬间被眼前的以牛所做的“文章”所吸引。

   连州市畔水村位于连州市丰阳镇西北部,距离连州市区36公里,全村有220户973人,村民以种植有机水稻、蔬菜等农产品为主。2017年,村集体收入达32万元,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不足8000元到2019年的31000元,增长了近四倍。

畔水村村人均收入的增长与美食分离不开。

东陂腊味四喜拼、捞起连州凤凰鸡、紫苏香闷清水鸭、奇味蒸丰阳牛肉、红烧瑶土黑毛猪、脆炸香辣野泥鳅、乡村风味烟熏肉、生炒连州嫩菜心,2019年18位粤菜名师在丰阳镇畔水村共同研究制作出了连州特色菜“丰阳八大碗”,同时争取到岭南集团与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为连州市下一步建设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连州市政府同意拨款100万元作为粤菜师傅省级培训基地建设启动资金。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清远市2个)其中一个落户连州技工学校;同时丰阳镇畔水村和龙坪镇的紫荆庄园申请为清远市“粤菜师傅”乡村示范性培训基地。

畔水农庄作为“粤菜师傅”乡村示范性培训实训基地,培训村民外出创业就业厨师有22人。截止2020年10月底,以“粤菜师傅”乡村示范性培训基地为依托,粤菜师傅和餐饮服务员培训完成159人次。目前,畔水农庄在连州市区新开“畔水酒楼”分店,并且接管“连县人家”和“大头虾”2间餐饮酒店,直接带动89人就业。

通过积极打造当地粤菜饮食文化品牌,连州正不断培育、壮大粤菜师傅人才队伍,为推动连州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造条件,从而带动连州市旅游业兴旺发展,带动连州优质农产品销售,让粤菜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提升连州市劳动者就业创业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第四站: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新八村

打好红色、绿色、瑶族特色牌

新八村航拍景。

新八村航拍景。

今天的最后一站,考察组来到三水瑶族乡新八村。新八村是三水瑶族乡下辖一个行政村,距离市区65公里、乡政府51公里,集老、少、边、穷于一身。

新八村是省定贫困村,由清远市交通局和清远监狱进行帮扶;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81人,在清远市交通局和清远监狱的帮扶下,新八村快速发展,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2.5万元,比2015年翻了6倍;新八村人均年收入1.8万元,24户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

长鼓是瑶族的特色,也是新八村的标志。

长鼓是瑶族的特色,也是新八村的标志。

问起新八村的脱贫密码,该村负责人说首要因素是近年来村里挖掘红色历史,打造党建教育示范基地。

据了解,新八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红军长征时红六军团及一、九军团小分队,红军长征后卫部队五军团三十四师,赣南军区红二十四师等部队在新八村一带休整、与敌战斗或创建红色根据地。

2017年12月,新八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列为首批省级“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红色文化广场建设、烈士故居修复、红色展览馆建设、红军行军路线修缮工程、“党建促扶贫”种植基地建设、小东口战斗遗址保护、红色民族特色演出舞台建设等,让新八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党建教育示范基地,吸引各地党组织到新八村开展党建活动。

同时,新八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打造茶叶品牌。该村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不断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林、茶、生态种养殖、旅游为主的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产业格局,立足实际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发展茶叶品牌,是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2016年连州市新八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竹福茶坪”商标并被评为清远市级示范合作社,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设计了多种包装样式,不断开拓市场,已发展成为拥有一套完整成熟的产、供、销产业链运作模式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示范基地。

目前,新八村的两个合作社吸收了95%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成为社员,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多亩。2019年合作社年产茶叶3950斤,平均680元/斤,产值达268万,茶叶品质优良,受到客户称赞。

不仅如此,新八村还在不断谋划全域旅游。2016年,该村全体村民共同成立了连州市新八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结合美丽乡村的打造发展乡村旅游、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茶产业,村民通过资金、土地、村屋或茶场等多种方式自愿入股公司,共同享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来的红利、共同致富。新八村现有4间农家乐,7间民宿,能容纳100多人留宿休息,400多人就餐。新八村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00多万元。

【采写】韩安东

【图片】陈锴进

编辑 叶镇祖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