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广江
“下去!下去!下去!”“你别坐了,臭死了!”“回去洗洗衣裳吧”……
公交司机赶老人下车,谁不会有老的一天?
网传视频显示,河南焦作公交一驾驶员对一名老人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怒吼和辱骂。事情发生后,公交集团立即对该驾驶员予以停止工作。
不管这位老人是否真的尿裤子,或者不勤洗澡而身体有味,甚至多次有骚扰乘客行为,驾驶员都没有拒载的权力。在乘客购票成功的那一刻起,乘客与承运机构的客运合同就已经生效。
从情感角度来讲,这位驾驶员也缺乏基本的同理心。并不是所有老人都有天天洗澡洗衣的条件,也并不是所有的老人会得到子女周到的照顾,换位思考一下,谁家没有老人?谁不会变老?等自己老的时候,谁会愿意被如此对待?
与其找借口敷衍、误导舆论,不如多些换位思考和真诚反思。
对弱者的态度,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也能折射出一个单位和城市的温度。几年前,杭州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唯一要求是要洗手。有市民表示这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无法接受,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离开。”褚树青的回应令人动容,一时传为美谈。
正如网友表示,我们也有老的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