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 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尤其是三阴、双阴性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尤其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及乳腺增生性疾病、疑难病症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案说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王某,女,时年55岁。初诊日期:2010年5月23日。
【发病过程】
主诉:右乳癌术后便秘3天。
病史:患者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第3天。
【首诊证候】
症见: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口干欲饮,潮热自汗,纳眠不佳,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舌苔少,脉细数。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乳癌术后便秘
中医诊断:便秘
证型: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处方: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组方如下:
太子参15g,玄参15g,麦冬20g,生地黄15g,厚朴15g,枳壳15g,莱菔子15g,黄芪30g,白术15g,云茯苓15g,五味子10g,甘草5g。3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随诊过程】
二诊:2010年5月26日
症见:患者精神好转,但仍口干,潮热,胃纳好转,心烦夜不能寐,头晕耳鸣,腰酸背痛,小便黄,大便质软可解。舌尖红,舌苔少,脉细数。
证型:阴虚失眠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组方如下:
黄连10g,黄芩10g,白芍15g,阿胶15g(烊化),酸枣仁30g,茯神15g,白术15g,太子参20g,五味子15g,柏子仁15g,知母15g,肉桂末3g(冲服)。3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三诊:2010年5月29日
症见:患者精神可,无潮热,纳可,无口干,夜可入眠,耳鸣,无腰痛,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细。
【按语】
本案患者因手术耗气伤阴,津液亏耗,加之术后饮食不调,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化生津液,故见气阴两虚之证。
首诊见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口干、潮热自汗、夜寐差、大便干硬、舌尖红、苔少、脉细等均为气阴两虚之象,故治以益气养阴,兼之大便干硬,予润肠通便,方选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
方中取太子参益气养阴,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参、麦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术后神疲、气短、自汗,气虚之象明显,故加用黄芪、白术、云茯苓健脾益气,固表止汗;阴津亏虚,肠枯津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加用增液汤润肠通便,旨在增水行舟,非属攻下,而厚朴、枳壳、莱菔子则起到行气通腑、顺水推舟的作用。服药3剂之后元气复、阴津生,而腑气通。
二诊时患者心烦失眠,潮热,口干,耳鸣,腰酸,舌尖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内扰心神之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加减,方中黄连、黄芩清热除烦,白芍、五味子养阴收敛神明,阿胶补血养心,加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少佐肉桂引火归原,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之功,服药3剂之后患者虚烦自除,心神安宁而可入眠。
(本案编写:徐飚 朱华宇)
【来源:林毅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