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看海的屋舍,三面环湖的田间别墅,古色古香的村落祠堂、橙果飘香的产业名村……
11月5日,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在湛江行程进入第二天。考察组从南向北,分别走访了徐闻县放坡村、廉江市平山岗村、遂溪县步政村和官湖村,脚踏广袤的粤西大地,亲身感受、了解参评单位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俯瞰大陆南极村——放坡村的海岸线相接处。
珊瑚与海
南极村的渔家风情
走访的第一站,考察组来到徐闻县放坡村。当第一缕晨曦照射在徐闻海面上,来自放坡村的渔民们已经满载而归。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放坡村被誉为“南极村”,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亦是不少文青向往的“诗与远方”。
放坡村三面环海,依靠自身资源,巧妙将旅游业和海洋捕捞业、种养业、盐业等传统产业融合起来。2018年,放坡村民宿获得广东十大“最美民宿”称号;2019年,放坡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有着大陆南极村之称的徐闻县放坡村。
考察组在放坡村走访时发现,放坡村家家整洁,处处有花,巷道一尘不染,房屋建设各具特色,却无一不彰显出岭南风格。
据村干部介绍,近年来,放坡村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拆除危旧房70间,加强整治,令排污沟变成护城河。为方便居民出行,村里3米以上巷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同时,村里还“见缝插针式”种植花草,打造宜居环境。
依托地理优势与海洋资源,放坡村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以“南极”为主题,以“珊瑚”为主线,以民宿为突破口,以鱼耕生活方式体验为重点的全域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放坡村还创新成立“厕所联盟”,190多户加入厕所联盟的家庭免费向所有游客开放厕所。
考察组对放坡村所获成效予以肯定,表示放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村庄干净整洁,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指出放坡村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村庄风貌,做优做强滨海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红橙之乡
乡村记忆融入老房修整
沿路满是红橙挂满枝头,千亩果园十分壮观。当天,考察组第二站来到了有着红橙之乡美誉的廉江市,实地考察了平山岗村的贫困村创建工作。
平山岗村是高桥镇红橙的主产区之一,红橙连片种植面积约930亩,年产量达460吨,基本形成了以红橙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当地不仅成立了红橙电商工作室,刷亮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盘活村集体土地资源,打造鲜花庭院经济,结合红橙产业和特色美食,发展乡村休闲特色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
廉江市平山岗村之乡愁民俗文化馆。
行走在村内,坐拥近300亩雨季林,现存古木10余种,拥有良好的岭南特色自然生态,平山岗村还打造了桃花林、鲜花区、樱花区等生态旅游区。
考察组观察到,平山岗村还保留有完整的石砖脚泥砖房和宗祠,并以“记住乡愁”为主题,把敬老精神融入宗祠复修,把乡村记忆融入老房修整,形成了十分具有泥土气息的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并且实现了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转变,成为廉江市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考察组一致认为平山岗村的贫困村创建工作保有了乡村气息,留住乡愁,可以按照目前模式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远销四方
火龙果成致富果
第三站,考察组来到遂溪县布政村,这里是名声在外的“火龙果之乡”。 考察组先走访了布政村火龙果基地。步入种植基地,只见粉红的果子镶嵌于青翠的火龙果枝条上,一排排果树整齐划一,连绵不断。火龙果车间内,一颗颗火龙果在流水线上被分拣,一旁的工人们则忙着将其装箱。
布政村千亩火龙果基地。
布政火龙果基地是目前湛江市规模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布政村共种植火龙果4100亩,全村72%以上人口从事火龙果产业,人均年收入达4万多元。依托火龙果产业,村里共建起新楼房478栋,购买小汽车200多台,村民日子越过越滋润。
随后,考察组来到了布政村。布政村房屋高低错落有致,有的墙上还绘有特色涂鸦。曾经的旧屋土房变成了青砖绿瓦的楼房;曾经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柏油路。在屋前空地上,不少村民还不忘种上几棵火龙果树。
俯瞰遂溪县布政村。
村干部介绍道,村里人居环境的改善,亦得益于火龙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布政村铺设了1800米地下排水管道,实现了11.8公里道路硬底化。为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布政村还打造了火龙果主题广场、篮球场,并建设了面积达800平方米的绿地公园和3栋文化楼。
考察组表示,布政村依托火龙果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新动能,若能结合该村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财富与产业资源、生态旅游相结合,则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三面环湖
生态宜居官湖村
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整齐气派的别墅区、村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这是考察组成员在行程第四站——遂溪县官湖村看到的景象。
依山傍水的遂溪县官湖村。
得益于乡贤的支持,官湖村统一规划布局,100多幢别墅拔地而起。在这里,新旧融合交汇碰撞出别样的气息。穿过全部硬底化的村内巷道,新村场别墅区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旧村场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产业、生态、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村庄极具富有强烈的城市文明气息,又不失乡村的幽美和清静。
产业兴旺也为官湖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乡贤支持下,作为产业园基地,大力发展壹号土猪、壹号土鸡养殖和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以及乡村旅游业。每出栏一头猪,村集体经济就有5元收入,官湖土猪基地年出栏约8万头,村集体经济每年约40万收入,用于村的建设、公益、教育等。
考察组对官湖村的因地制宜规划表示认可,并提出在让更多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发展成果上,乡风文明建设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全媒体记者】吴思旻 林露 顾大炜
【摄影】曾亮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