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拿下了502亩土地、征收了22宗房屋,全面完成了梅州综保区的征地拆迁工作,再一次刷新了征地拆迁工作的“畲江速度”,为推动梅州综保区如期封关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梅县区畲江镇党员突击队抢晴天、战雨天,连续奋战近一个月交出的成绩单。
不忘初心 争当先锋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在梅县区召开梅州综保区征地拆迁工作动员会后3天内,就有65名镇干部、14名村干部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征地拆迁。畲江镇党委最后成立了包含全部领导班子在内的共56名镇村干部组成的征地拆迁工作组,负责这次征地拆迁工作。
工作组甫一成立,就马上投入战斗,第一时间深入到梅州综保区规划范围内的公和、双溪、松棚等村,开展思想动员、政策宣传、土地丈量等工作,做到“思想工作到家,征拆补偿到位,依法办事坚决,具体责任明确”,迅速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争当先锋是畲江镇广大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自2005年梅州高新区在畲江筹建开发以来,15年间,每逢市、区有征地拆迁工作任务时,畲江广大党员干部都是坚决做到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每次都能如期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顺利交出所需土地。
攻坚克难 彰显精神
上下同欲者胜。这次征地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畲江镇党委上下同心,围绕工作目标,强化党建引领,在征拆第一线成立了7个共38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快征拆的强大力量,推动梅州综保区征拆任务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
党员突击队成立后,全体队员抢晴天、战雨天,不惧辛劳,顶着烈日酷暑,在“5+2”“白+黑”中抢进度。党员干部们多次深入到拆迁户家中,宣传土地、房屋及附属设施、青苗的补偿标准等相关政策,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定期汇报征拆进度,共同研究难点问题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
征地一组突击队队员陈卓元,是一位有着30年党龄的老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一位临近退休的老同志。为了家乡的发展,他多年来全身心扑在征地拆迁一线中,像一头“老黄牛”不知疲倦年复一年做征拆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和村征地拆迁的每块地都有他的身影。
突击队中还有4名女同志,疏忽了对家庭的照顾,克服了家庭因素和各种困难,“换下红装穿军装”,下农田、穿树林、爬山坡,巾帼不让须眉,到处都有她们的身影。
“这是组织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38名党员突击队员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党员突击队重在“突击”,急难险重的任务往往需要党员干部攻坚克难、迅速打开局面。十多年来,哪里有征地拆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冲锋,逐渐形成了“勇挑重担、争当先锋,敢于碰硬、善于攻坚”的党员突击队精神。
一线工作 锤炼干部
征地拆迁工作也是干部的“赛马场”,畲江镇党委推行干部“一线考察法”,特别注重在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等一线工作中锻造干部。在党员突击队举行了庄重的授旗仪式后,7个突击队就开展了“征拆擂台比武”,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在工作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还创新了服务征拆、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三服务”工作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征拆,就是及时主动做好征地手续、征收程序、补偿结果等公示服务,做到“阳光拆迁”,让群众信服;服务群众,就是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诉求,做到群众满意,打开群众心结;服务民生,就是主动做好综保区规划范围内几个村的公益事业,做好民生小事、民生实事,获得群众点赞,赢得群众支持。通过贴心服务解决群众诉求、为群众实实在在办事,用服务提质来实现征拆加速。
镇村干部也在征地拆迁等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近年来,畲江镇党委优先提拔重用了一批在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大、表现突出、业绩显著的干部,其中提任股级干部8人,提拔或重用科级干部15人,共有8名村“两委”干部成长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
【全媒体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陈世明 欧阳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