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市委组织部印发的《2020年韶关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宣传报道方案》,韶关先锋10月22日起推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之“党委书记系列访谈”,报道各地基层党建方面的新方法和新成效,敬请读者关注。
提高站位 凝聚力量 精准施策
高效推进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
——访曲江区委书记罗海俊
2018年以来,曲江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积极稳妥推进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共审核接收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党员3977名,涉及7个镇街的17个社区,转接工作经验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推进转接工作的强大合力
为更好更快地推进转接工作,曲江区坚持高位谋划推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2018年8月24日,曲江区委书记罗海俊到松山街道北区社区调研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李婷摄
一是精心组织,强力推动。成立退休党员转接工作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转接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区委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展情况,为顺利推进退休党员转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细致摸排,主动对接。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各镇街主动与韶钢、大宝山等国有企业党组织对接,摸清转接退休党员的思想动态,消除抵触情绪。同时,按照“党员人数清、基本情况清、交纳党费底数清、参加组织活动清、社会表现情况清”的“五清”原则,指派专人做好身份认定、完善档案、足额交纳党费等审核把关工作,为组织关系顺利转接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规范流程,以点带面。2019年,曲江区在原韶钢东区第六党支部开展转接试点工作,形成了“韶钢退休党员转接标准化流程”。在启动集中转接工作后,除现场办公服务外,还采取召开座谈会、打电话、工作小组上门服务、直系亲属代办以及视频确认等方式办理转接手续。同时,建立转接工作联合汇报机制,及时了解转接工作的进度和动态,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仅用3个月就完成韶钢公司1927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为转接国企退休党员开好头、起好步。
二、精准靶向施策,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想要把转接来的党员教育管理好,凝聚起来,就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2019年11月1日,曲江区 松山街道西区社区升格社区党委揭牌仪式现场。
一是从有到优,在优化党组织设置上精准发力。针对转接国企退休党员后党员数激增的问题,按照便于活动、便于学习、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松山街道4个社区、沙溪大宝山社区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委,下设46个党支部,使社区由“小支部”升格为“大党委”,实现党员精准服务、有效管理“全覆盖”。同时,组织引导88名党性意识强、居民基础好、协调能力强,且身体硬朗的退休党员参与到支委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与退休党员较熟悉、联系较多的优势,有效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管理服务能力。
集党建宣传、工况企业精神展示、居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松山街道党建主题公园。
松山街道通过开展外立面整治工程,打造干净整洁的宜居社区。
二是提档升级,在打牢阵地基础上精准发力。为保障转接后退休党员能更好地享受全面、便利的公共服务,曲江区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区财政投入、党费扶持和企业支持的方式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对转接党员较多的松山街道、沙溪镇和乌石镇等镇的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建成集公共服务平台、办公场所、活动场所、服务居民场所于一体的高标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发建设了集党建宣传、工矿企业精神展示、居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松山街道党建主题公园,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力推动社区把文化活动搞起来,让党的教育热起来,把党员群众的思想聚起来。
升级改造后的松山街道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三是同频共振,在抓好队伍建设上精准发力。为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队伍,通过实施“头雁”工程和“青苗”培育工程,坚持以“选、育、管、用”为抓手,建立不胜任不合格社区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机制,调整撤换了7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了32名素质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走上党组织委员岗位,为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东区社区书记古志超和西区社区“90后”书记谢文霞,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头雁作用,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志愿者对辖区内的所有楼栋开展摸底排查和防控知识宣传,累计入户3577户,排查出省外人员58人,筑牢了社区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三、突出服务管理,破解转接后社区管理服务难题
部分退休党员有着很浓的企业情节,党组织关系转移到地方后,容易产生离岗的失落感。加之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不熟悉,导致对社区缺乏“主人翁”意识,曲江区通过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发挥党员作用来打破管理困境。
一是转变管理观念,促进服务暖心贴心。针对退休老党员缺少组织关爱的问题,将服务重心从“管理”向“关心”转变,通过组建党员微信群,定期向党员通报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对在外随子女居住的退休党员,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期打电话进行问候,并积极协调帮助生活贫困的老党员办理困难党员补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切实让他们感受到“新家”的温暖。
2019年5月22日,曲江区松山街道组织退休党员开展“共享共建,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2019年5月22日,曲江区松山街道组织退休老党员到乌石镇展如红色村开展入党宣誓仪式。
2020年7月31日,曲江区松山街道组织退休老党员到马坝镇龙岗红色村开展入党宣誓仪式。肖晶晶 摄
二是丰富教育形式,促进学习入脑入心。通过创新开展“党课开讲了”“流动党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为身体条件不便的退休党员提供送学上门服务;组织党员到中共广东省委干部培训班旧址、马坝镇龙岗省级“红色村”和乌石镇展如市级“红色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鼓励退休党员参与调解社区矛盾纠纷,多举措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思想锤炼,进一步增强了党员荣誉感和宗旨服务意识。如在松山街道“三供一业”改造过程中,27名退休党员主动参与巡查和施工垃圾清理,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红旗社区的矛盾纠纷多、垃圾清理不及时的问题。
2019年11月12日,曲江区松山街道组织退休党员到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是引导参与共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国企退休党员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优势,创新开展“一核四芯”城市党建工作法,将党建工作与“智格工程”“封闭小区试点”、社区党建公园等特色工作融合起来,规范设置三级党建网格,支持引导有意愿、有精力、有特长的党员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推动其入网入格,在疫情防控、治安维稳、创文巩卫等社会治理中发挥余热,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如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在松山街道外立面整治工程中,退休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大力支持配合相关工作开展,顺利推动完成了45.4万平方米的外墙面和20.55万平方米的楼梯间墙面的修补粉刷。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钢之魂”等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10余支,开展治安巡防、文明劝导、创文巩卫等活动3000余次,受益居民达8万余人,真正实现了“钢城人管钢城”的目标。
2020年7月31日,曲江区松山街道红旗区社区党委组织退休党员开展“参观共色教育基地,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主题党日活动。肖晶晶 摄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罗海俊表示,曲江区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效增强。
一是有力有效,抓实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公道正派精“选”、分类培养细“育”、从严从实强“管”、优化机制重“用”等四级阶梯式培养机制,培养带出了如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钟德明等一批有干劲、会干事、干成事的书记,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带领群众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成功打造了马坝镇转溪村百香果园、大塘镇东岗岭村兰花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点,组织群众建设了“龙岗王屋”“浪石吕连坝”等新农村示范点,其中王屋村被评为“广东特色名村”。
二是从有到优,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各基层党(工)委大力实施“党建阵地提升工程”。先后投入资金7200余万元,对全区11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高标准扩能新建,升级改造132间区直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室;投入近500万元,新建了区委党校综合教学大楼,高标准建立10所镇街党校及110所村级分校,组建镇街党校师资队伍237人。其中,马坝镇委党校被省委组织部选为全省镇街党校管理人员培训班现场教学示范点,进一步提升了基层阵地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是务实有力,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力度。先后出台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能力”免费提升工程、专项招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镇街事业编制的办法、村(社区)“两委”干部购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等激励保障措施,有效提振了“两委”干部的工作激情。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和脱贫攻坚等主战场中,他们发挥党建引领、攻坚克难的闯劲,鼓足“白+黑”“5+2”的干劲,形成了一批“西约模式”“光辉形象”等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的先进经验。
来源:韶关日报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河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松山街道党(工)委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