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狂潮提前“杀”到 广州人“买辣”暴增5倍 囤“随心飞”机票者增9倍

南方+ 记者

火锅搜索量增长超5倍,机票随心飞增长9倍,足疗涨幅达8倍,银发族买菜搜索量涨10倍,电影随心看的搜索增量更是高达16倍……刚踏入11月,从95后新生代到银发族,就争相加入“双11”生活狂欢节,释放城市消费活力。

11月2日,支付宝发布“双11”前11天搜索数据显示,“吃喝玩乐”各类服务的消费需求迎来集中大爆发,其中广州人搜索“火锅”的数量力压川渝,位列全国第二,“广东辣”或许将被改观。

支付宝方面表示,该平台作为此次“城市生活主会场”,已经全力启动扩内需、促消费的新“引擎”,“此次参与活动的包括餐饮外卖、休闲娱乐、酒旅、医疗医美、同城零售等全覆盖,吃喝玩乐皆可上支付宝搜,共同迎接年底最大的消费复苏热潮。”

餐饮消费优惠券备受欢迎

“广东辣”飙升,火锅搜索量暴涨522%

作为城市烟火气的重要代表,火锅在餐饮品类中最先突围。支付宝数据显示,“双11”前11天,火锅搜索量暴涨522%。广州意外力压川渝,跻身火锅热搜城市第二位。

在广州,无论是到店消费,还是点外卖,火锅在餐饮消费热榜上的位次都一路飙升,支付宝搜索量涨幅更超5倍。

记者走访了多个火锅门店发现,线下排队、线上囤券的人群也是络绎不绝。在饿了么上,广州人最爱的五大品类——川湘菜、奶茶果汁、麻辣烫、盖浇饭、烧烤,重口、辣味也占据了一半以上席位。随着大龙燚、小龙坎、锦外等传统火锅品牌也迎合市场需求,推出“外卖火锅菜”,受到一众爱吃辣的办公室白领欢迎。

在趁着“双11”价格优惠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 95后也承包起电影消费的主力市场,直接拉动“双11”支付宝上电影“随心看”搜索增长16倍。小镇青年进一步提振电影经济在下沉市场和二三线城市的兴起,衡阳、镇江、九江、芜湖等三线城市搜索增幅最大,或成中国电影新票仓。

值得注意的是,“双11”启动以来,杭州、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成为支付宝上搜索“植发”最多的城市,其中90后男性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前辈们。而90后女性则搜索了最多的“褪黑素”,希望改善睡眠。不管是都市夜归人,还是打工人上人,年轻人对健康和美的追求从未止步。

囤机票买“随心飞”者增长9倍

“双11”不仅是眼下的尽兴,还是年度生活计划的规划窗口。上支付宝搜“随心飞”囤机票的人数较“双11”前已增长9倍,给在疫情中受到重创的中国航空公司再注射一针强心剂。对于广州市民来说,周边的“长隆”“迪斯尼”“温泉”“海边度假”等都是旅游热搜词。

据支付宝平台的数据显示,“双11”对广州线下消费的拉动力分布相对平均,广州各商圈消费热度同步提升。

其中,北京路口碑街、东方宝泰、百信广场口碑街、广州南站、天河城在消费热力榜单上名列前茅,无论你居住在这个城市东西南北的哪个区域,都能在身边感受到“双11”消费狂欢的氛围。

前11天支付宝平台战绩

“囤券”带动餐饮商家销售增长

今年的“双11”,不仅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共振,外卖行业也成为抢眼的主力军。饿了么上百万餐饮商家率先踏上“囤券”消费热浪——饿了么卡券已成为外卖行业增长新支点,餐饮商家近一周卡券类销售增长超八成。

据介绍,今年“双11”期间,饿了么携手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大牌商家共同推出可多次使用的电子卡券包。消费者在今年“双11”,可以实现如囤衣服包包一样囤美食,囤完这一次,可以持续享受“双11价”。

在广州,益禾堂、阿甘锅盔、粥员外、哒柠、点都德、秘觉烤鱼等品牌的优惠券包也备受欢迎。

当大牌们拿出了最给力的专属“囤券”优惠,消费者对这种行业引领性的新消费也表现出强烈买单意愿。以连锁品牌为例,德克士在首周卡券销售增幅达639%,海底捞和肯德基的卡券销售增幅分别达393%和376%,星巴克、老乡鸡、麦当劳的卡券销售增幅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在广州,外卖单量暴增归功于在校大学生和白领两个群体。从外卖订单下单地址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广东商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和天河商圈等白领聚集地,位居广州前列。

银发族成数字消费新生力量

这个“双11”也让更多银发族加入数字消费大军。截至目前,上支付宝搜“买菜”的60岁以上人群数量已经上涨10倍,大爷大妈们学会了网上买菜,将抢鸡蛋的战场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带动支付宝上鸡蛋搜索量暴涨4.9倍,五花肉搜索量上涨11倍。享受数字生活的红利,老年人也要乘风破浪。

广州银发族的餐饮消费中,奶茶果汁、川湘菜、甜品、米粉米线等排名前列,这与我们通常认为老年人更倾向于清淡饮食的印象不同,显示出银发族新的消费潮流。有意思的是,这一点上,广州银发族的消费偏好与以95后为主力的小仙女、小鲜肉群体趋同。看来,只有有一颗年轻的心,年龄就只不过是个数字。

与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相比,中年贵妇群体的消费更加精打细算,超市日用品、粥店、水果、日用品是中年女性下单最多的品类。她们购物车里囤的物品,体现了对家庭成员的用心呵护。

【记者】 欧志葵

编辑 吕虹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