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张靖宜:一抹藏蓝,守护平安

南方+ 记者

张靖宜:一抹藏蓝,守护平安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负责的片区共有6个居民小区、121栋住宅楼,8000多户、1.4万余人,流动人口3000多人,其中疫情重点地区人数300多人……”

9月8日,黄埔区看守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埔公英”基层百姓宣讲团张靖宜分享了一个“她”的故事。

张靖宜既是一名“埔公英”,又是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的一名巡警,在她心中,公安是金刚不坏,但也有柔情似水,她希望通过宣讲,把公安干警的故事传播到群众中。

“在人们心中,公安是力量的代表,是安全的写照。但同时,公安也有柔情。在和平年代里,越是平凡的守护,越能彰显公安的大爱。”张靖宜说。

战疫中的女性力量

张靖宜的故事主角,是黄埔区公安分局萝岗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她叫孙莉娟。

“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是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女战士。”在张靖宜的娓娓道来中,听众们静静聆听。

春节前,孙莉娟如常回湖南老家过年。疫情形势急转直下,大年初二,接到返岗命令的孙莉娟把11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托付给老人照顾,买了火车票就往广州赶。

买票时,孙莉娟发现返程票特别好买,根本没有人抢票。上了火车,整个车厢除了她和列车员,空无一人。

“她心里挺奇怪,就问列车员是不是没有别的乘客了。他对孙莉娟说:是啊,就你一个人不怕死。”张靖宜说,孙莉娟并非不害怕病毒,但她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加上在部队时的医务知识基础,她很快让自己进入冷静的“战斗状态”。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发生以来,孙莉娟始终坚守在社区,会同街道、社区、卫生防疫等力量开展走访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动员群众在疫情防控平台申报个人健康信息;并发挥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指导群众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避免产生恐慌情绪。

“121栋住宅楼,最高的31层,最矮的也有10层,孙莉娟无数次上楼下楼,靠着‘脚力’,跑出了辖区的安全。”张靖宜说,随着返穗人员一天天增多,需要走访核查的名单也越来越长,在无数次的上楼下楼中,孙莉娟走访了8000多户17000多人。

在张靖宜看来,孙莉娟是用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腻,敲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一句问候语,一句体己话,温暖和消解了门后的质疑。

“遇到不会使用微信的老人,孙莉娟热心代劳,贴心帮助老人完成申报,或及时与老人子女联系,指引其家人代为进行健康申报。”孙莉娟工作时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在张靖宜的讲述中被镌刻在听众心里。

用宣讲鼓舞基层民警

在宣讲之前,张靖宜认真搜集了公安干警中比较突出的事迹,再精选出来。最终,她选择了孙莉娟的故事。在张靖宜看来,孙莉娟这个故事非常有代表性。

“她是一名女性,之前是部队的一名军官,然后转业到了公安系统,在疫情期间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令我深受感动。”张靖宜说,她希望通过“埔公英”宣讲团这个平台,让孙莉娟的故事传得更广,让更多人受到鼓舞。

但她想传播的不仅是孙莉娟的故事,她更希望借助宣讲,把来自人民群众的好故事传播出去,让它们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飞远,让更多人听到党和政府的好声音。 

作为一名巡警,张靖宜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最近半年来,张靖宜一直守在隔离酒店,已持续了半年时间,是负责“外防输入”工作的一分子。每天,她都要做好隔离人员的登记入住工作,负责酒店的安全防护。

在半年的工作中,一对从新加坡回来的母子让她印象深刻。小朋友6岁了,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房间里待久了,待不住吵闹着要出门。因为如此,他的母亲跟张靖宜沟通多次,有几次甚至情绪激动。后来,张靖宜和同事想尽办法,终于帮助这对母子解决了问题。在这位母亲的连连感谢中,张靖宜觉得很值得。

在张靖宜和她的同事的日常工作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下一步,她希望可以去派出所宣讲,在她看来公安系统中,派出所是最苦最累的,“希望能在那里宣讲鼓舞基层民警,帮助他们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张靖宜说。

【策划】陈思勤

【记者】吴雨伦

【通讯员】毛丽丽

【海报】邱洪添 喻焰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梁飞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