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宜家嘅时间喺:下午五点半
兄弟们,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冲啊!
行有为水道,听人文丹灶。“古迹·寻根”,有为水道趣志又同各位街坊见面啦!今天推出【第七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丹灶九烈士】。
“未惧身上被子弹留痕,维护你我却甘于舍身,站在风浪下对抗黑暗,而为你,是毫无疑问……”今天“古迹寻根”有为水道趣志环节,我们要讲的是1911年那场腥风血雨的革命故事。
1910年11月,孙中山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进行研究,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发难,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不过原定在1911年4月13日的起义,因事前发生广州戒严和军械未齐等原因,被迫推迟到4月27日下午五点半,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与大队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双方激战一个昼夜,由于敌众我寡,起义军终因伤亡过大,被迫退却,牺牲百多人,一批义士因弹尽被捕英勇就义。
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起义,是一场英勇悲壮的爱国行动,在国内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南海籍有13 人,而丹灶占了9人。他们分别是:大涡村的黄鹤鸣,西城村的陈春、游寿,良登村的罗联、罗干、罗进、罗遇坤,银河苏村的陈才和陈福。
虽然起义失败,但却成就了他们的一生英名。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这些先烈而自豪,更加应该发扬先人的爱国精神,努力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留意本栏目,你会对人文丹灶了解更多。
往期推荐
1、丹灶为什么叫丹灶?真的有仙人在此炼丹?|有为水道趣志①
2、丹灶有条8公里水道,串起“半部中国近代史”丨有为水道趣志②
3、南海先生一生与“海”结缘丨有为水道趣志③
4、丹灶大果三忠庙:传承忠义扬美德丨有为水道趣志④
5、明代广东官职最高官员!丹灶有位德才兼备的方阁老丨有为水道趣志⑤
6、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出自丹灶人之手丨有为水道趣志⑥
- End -
来源:佛山电台
编辑:佛山新闻网杜嘉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