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忘不了那道久久凝视的目光

南方+

当新时代赋予改革者以“脱贫”的使命,在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的扶贫路上,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今天扶贫故事的主人公是来自广州地铁派驻五华县维龙村驻村工作队的张亦尚。  

驻村工作队张亦尚正在为五保户理发  

张亦尚是一名有23年党龄的党员,去年年初在广州地铁工作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听从内心的召唤申请参与脱贫攻坚战,被派驻到在五华县维龙村,用自己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在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吃住在村、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奋战在扶贫路上。  

5月16日上午十点多,他和村干部一行三人分别拎着牛奶、水果、文具、书包等物品,走向了半山窝里的一户人家。烈日下,这家低矮的老宅院子和旁边邻居的二层小楼形成了鲜明对照。闻讯赶来的村支部书记林春山领着三人走进了院子,院落打扫的很干净,门口迎出了一位老人和两个孩子,看到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来家里看望他们,一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驻村工作队开展入户调查贫困户家庭养殖情况  

这位老人叫戴付来,出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73岁。老伴多年前已去世,女儿已出嫁,三年前唯一的儿子遭遇车祸意外丧生,儿媳后来又改嫁,家中只留下70多岁的他和两个孙子孙女相依为命。这几年,村里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对这个特殊家庭重点照顾,不但按程序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帮助落实了低保、经济困难老人补贴、教育资助、社会散居孤儿救助、特惠保险等多项扶贫政策,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可老人体弱多病,前段时间心脏病复发,鼻子也流了不少血,幸亏嫁出去的女儿回来悉心照顾,病情才有了好转。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照顾这个家庭的问题,一直是驻村工作队最大的牵挂。  

受疫情影响当地延迟开学多时,终于将在5月18日复课,赶在开学前两天,细心的张亦尚决定入户走访一下老人一家,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张亦尚熟络的坐在老人身边,和他唠家常,关心老人身体情况。当听说老人房间的电线线路老化、灯泡接触不良时,张亦尚赶紧联系村里的电工师傅马上携带工具上门检查更换。之后,又和老人的孙子孙女聊天,关心他们的网课学习情况。复课在即,张亦尚贴心的赠送了一些文具、书包和100个口罩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自强自立、孝顺爷爷。  

临走前,张亦尚紧紧握住老人的手,一再嘱咐老人为了孙子孙女要好好保重身体。老人动情地说道:“感谢党和广州地铁公司,老是给你们添麻烦,让你们一趟趟的往这里跑……”,“阿叔,这咋能叫麻烦呢?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张亦尚说道。四个人离开时,老人依依不舍地送到大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站了很久很久。老人凝视的目光中蕴含着对共产党人的感激与信任,体现出帮扶干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用真情真意与实际行动温暖着贫困户的内心。  

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干部,他们既是扶贫“参谋官”也是抗疫的“守门员”、政策“宣传员”还是活动“组织员”和群众“话务员”。正是这一个个最可爱的共产党人,他们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行走在扶贫路上。

【作者】广州地铁运营三中心 古宏中  


编辑 马艺天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