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点亮,潮剧声声,10月31日晚,2020年南粤古驿道“Hello 5G杯”定向大赛第六站在潮州市潮安区龙湖古寨开幕,大赛将持续至11月1日。
这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二次跑进潮州、第一次跑进潮安。本次大赛第六站分为4个组别(专业组、成年组、少儿组、体验组)、3个项目(团队定向赛、短距离定向赛、古驿道研学定向赛)进行。
第一天为少儿组、专业组、成年组团队定向赛,比赛延续上一站“夜跑”模式,少儿组、专业组、成年组开展了夜间团队定向赛,龙湖古寨古城楼及周边村道巷道灯火通明,运动员们在夜空下、在光彩夺目的古建筑灯光秀中奔跑,当晚,龙湖古寨这座千年古城“闪烁”着运动之美。
千年古城“闪烁”运动之美
本站赛事地点——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间。明、清为发展的盛期,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现在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堪称“潮汕古建筑博览”。
目前,当地开展“夜景提升”工程,已在龙湖古寨古城楼、周边村道巷道装上灯光。夜晚的龙湖古寨别具一番风味,头戴着顶灯的定向赛选手穿行在龙湖古寨的三街六巷,巷子里的人家打量着这些来去匆匆的人,没有参赛村里孩子成群结伴地寻找隐藏在角落里的打卡点,自发开始了竞赛。
现场还举办了多种精彩文化活动,选手们在定向竞技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亲口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多方面感受潮汕文化之魅力。
“由于照明效果有限、组织难度较大等原因,夜间定向赛的数量较少、难度更大,往往也吸引许多运动员参赛,本次比赛选点古寨,更具特色。”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技术代表黄晓军告诉记者,古寨加装灯饰后,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效果与质感,可以给选手与观众以耳目一新的体验。本次大赛还设有一定数目的村民参赛名额,邀请本地居民一同“再发现”古寨之美。
据介绍,龙湖寨建筑群位于龙湖古寨内,包括祠堂、府第及寨墙共9处文物建筑,其中许氏宗祠、林氏宗祠为明清建筑,婆祠为清早期建筑,是荷公祠为清中期建筑;儒林第、院巷许厝、福茂内为清代建筑,方伯第为民国建筑。
此外,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大吴泥塑、潮州嵌瓷),省级非遗项目7个(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潮安文里英歌舞、潮州推光金漆画、潮州鲤鱼舞、潮州麒麟舞),市级、区级非遗项目更是多不胜数。
重走粤东“左联”文化之旅
韩江流域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本站赛事还展现了潮州的红色革命历史和精神,将20世纪潮州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娓娓道来,深入发掘韩江丰富的红色资源。
1930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左联”成立,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在众多左联青年中,来自韩江流域的洪灵菲、冯铿、戴平万、陈波儿、柯柏年、梅益被称为“左联潮州六杰”。
洪灵菲出生于潮安韩江边的江东镇红砂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出席“左联”成立大会并为七常委之一。1933年被捕,1934年在雨花台被国民党枪杀,年仅32岁。
“左联”作家洪灵菲烈士故居“亦瑞居”
戴平万出生于潮安归湖镇溪口村,1922年他乘船同洪灵菲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回家,后与洪灵菲相约赴上海。1926年潮汕“七日红”后又从上海赴汕头,1927年冬又同洪灵菲乘船再奔上海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参加“左联”的筹备及成立大会,是左联12名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
目前,洪灵菲故居、戴平万故居的修缮工作已经完成,相关的文化元素也被链接进比赛之中。龙湖古寨内,洪灵菲诗词朗诵表演动人心弦,“左联”七杰泥塑、图片、VR、书籍、宣传册等展品,展示了“左联”文化及其发展史,向观众展示“左联”文化细节,重温红色波澜壮阔的斗争史,感受浓厚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目前当地正从点到线,探索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将相对较为成熟、空间距离合适的红色点与传统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串联成线,如将洪灵菲故居与潮州刺绣文化研学游基地、龙湖古寨、东山湖温泉度假村等串联,戴平万故居与狮峰村(广东省文化旅游特色村)、凤溪旅游区、幽峪逸林旅游区等串联,并正在为创建省级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古巷红色文化公园、世田红色村与绿太阳生态旅游度假区、白水岩古迹等串联。
【采写】黄楚旋 肖燕菁
【图片】主办方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