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出自丹灶人之手丨有为水道趣志⑥

南海丹灶
+ 订阅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的历史课,来说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你睇,呢度真喺有陈澹浦嘅介绍啊。陈公果然犀利,为我哋国家工业化进程做咗好大贡献。

行有为水道,听人文丹灶。“古迹·寻根”,有为水道趣志又同各位街坊见面啦!今天推出【第六集:中国机器缫丝机鼻祖陈澹浦】。

在丹灶良登村,现存有方氏家庙、罗氏大宗祠、陈氏宗祠等12间公祠。而其中,位于村尾坊的就有一座澹浦陈公祠,是陈澹浦之子陈桃川为纪念先父业绩而建。我哋今日要讲嘅主角就喺陈澹浦。

讲起陈澹浦,丹灶人尤其良登村村民依然倍感自豪。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广州第一批轮船、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均出自陈家及其弟子之手。现在在历史书上都能找到他们的简介。

澹浦陈公祠

那陈澹浦是怎样造出我国第一台缫丝机呢?陈澹浦自小对机器就好有兴趣。在1837年,他到广州开办“联泰号”机器作坊工作,后来该作坊由小作坊发展成小工厂,而陈澹浦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在修理、安装蒸汽机方面都非常在行。

到了1872年,中国首位民族资本家陈启沅从越南回国,并决定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联泰号”承担制作安装业务,当时就由陈澹浦承做,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改进,中国近代第一批机器缫丝机终于面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丝织品一直蜚声海内外,但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19世纪,若依然用传统手工缫丝,就很快被其他后起国家取代的,所以,缫丝机的成功,可以称得上“为国争光”噶,自陈澹浦父子制造的国内第一台机械缫丝机顺利诞生后,大大促进了当时国内的种桑养蚕业、机器缫丝业和生丝贸易业的持续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留意本栏目,你会对人文丹灶了解更多。

往期推荐

1、丹灶为什么叫丹灶?真的有仙人在此炼丹?|有为水道趣志①

2、丹灶有条8公里水道,串起“半部中国近代史”丨有为水道趣志②

3、南海先生一生与“海”结缘丨有为水道趣志③

4、丹灶大果三忠庙:传承忠义扬美德丨有为水道趣志④

5、明代广东官职最高官员!丹灶有位德才兼备的方阁老丨有为水道趣志⑤

- End -

来源:佛山电台

编辑:佛山新闻网黎小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