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外婆的院子》唱响全民奔小康主旋律

惠阳发布
+ 订阅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日前,我区本土音乐人潘海兵、王琦创作了一首民谣《外婆的院子》,朗朗上口的词曲,描绘出我区近年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美丽蓝图,唱响了全民奔小康的主旋律。

“我外婆的院子里,有几间土胚房。烟云霜花数十年,时间斑驳了围墙。太多事情不敢想,土院成了新时尚。外婆的院子变民宿,来的都是城里的车辆。一阵落花雨,门前流水香。如今外婆的农家院,比春天还漂亮。”

短短的一百多字,朴实的话语和温馨的旋律,就把如今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盘活老旧房屋和闲置土地,引领人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美丽蓝图描绘得淋漓尽致。

《外婆的院子》主创、区文化馆馆长潘海兵告诉记者,该曲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适逢祖国70周年华诞、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庆典这一广阔背景下创作而成的。歌曲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描述外婆院子,在数十年间从土坯房演变为如今人们向往的新时尚。

区文化馆馆长 潘海兵:当时我是看到我们惠阳区有很多的老旧房子,改造以后变成一个非常好的网红打卡点。这些文旅的景点特别好,而且也带动盘活了整个村的经济。以前是老房子,没人住,现在不但保护了老房子,而且还带动了经济效益。我当时就想着,以这个角度去写这样的歌曲,反映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歌曲里,奶奶在朋友圈幸福地忙着,寓意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展示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画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丽景象。潘海兵说,创作前歌曲的主创们多次在我区文旅项目景点进行采风。

潘海兵:歌曲也反映出外婆的变化,一个老人,她也在玩朋友圈。她也很开心,老有所乐。也不会没事做呆在家里,我们也从这个角度写了歌词。

据悉,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老旧房子,打造出一批如“秋长谷里”、“良井原乡”、“种星星的院子”等优秀吸睛的文旅景点项目,成为全市乃至珠三角有名的网红旅游打卡点,以“全域旅游”带动“全域美丽”,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外婆的院子》,正是真实地反映了奔小康发生的巨变,展现村庄特色和美好生活,具有本土特色。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俊杰、黄雯婷

通讯员:曾惠鹏

编辑:谢伟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