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前,金山新城概念横空出世。紧接着,规划体系细化完善、产城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建设工程启动……金山新城各项工作的密集推进,让惠州未来城市中心的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一年半后的当前,被寄予厚望的惠州未来城市中心正在悄然“变装”。万象天汇广场、读者文化公园等均已雏形初显,南三河(即:莲塘布河、河桥水、冷水坑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水清岸绿,信利康5G智慧园等新型产业落户。
治水兴城,产业促城,定位为惠州“新生态、新中心、新引擎”的金山新城正在有力的统筹着各方资源要素和发展机遇,探索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城市。
规划引城:
精细规划管控体系,确保城市建设不走样
“疫情受了一点影响,但这几个月都赶上来了,不会影响工程进度。”在广汕客专莲塘布隧道出口工程现场,施工方中国水电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最新的工程动态。
在被给予厚望的未来惠州城市中心的金山新城,这一工程并非孤例。
自2019年9月27日惠州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暨金山新城建设启动活动开始,时隔一年,从惠城江北一路向南,跨过金山二桥,改变已然发生。在道路两侧,印象城、华润万象天汇、读者文化公园等项目楼体建设已初现雏形。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也初见成效,莲塘布河等水体消臭,局部都已经实现了水清绿岸。
一年前,惠州绘下金山新城规划蓝图;一年后,梦想正在照进实现。
2019年,6月,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惠州市金山新城分区规划(草案)》,金山新城概念“横空出世”,划定涵盖河南岸、马安、三栋3个镇街共计118.29平方公里区域定位为:“新生态、新中心、新引擎”,即大湾区生态立城的门户标杆,惠州未来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样板,湾区东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创新中枢。8月,《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详细规划(公示稿)》公示,划定3.5平方公里金山水廊片区打造金山新城山环水聚生态核心。
“城市发展和新城建设先要做好规划,统筹论证好、考虑好、思考透,想明白了就抓紧干快速落实,没有想好就不要动,先保护好,等想清楚了再动。”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介绍,城市的发展是渐进式的,不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必须规划好、做好管控,急不得。
回顾新城发展历程,严格规划管控贯穿始终。可以看到,金山新城的建设均保持着与各分区控规细化和土地挂牌交易指引协同局面。在河桥片区,控规精细化指引大科学装置快速建设;在马安居住组团,土地有序挂牌引导企业投资集聚发展。
具体到单个建设项目的规划管控也不断精细。通过对华润、保利、华侨城地块规划条件告知书细化,确保华润万象天汇、保利天汇产业业态得以落实;通过对读者文化公园的科研和配套物业配比的严格管控,文化产业和总部基地功能基本成型。
治水兴城:
建城先治水,为城市发展“留住乡愁”
“半城山色半城湖”是对惠州丰富的山水资源景观的美誉,但对城市建设而言则需慎重,这既意味着城市景观的丰富,也意味着建城更需珍惜既有资源,新城与生态融合发展。
建城先治水,治水方兴城。
关注近年在惠州全域范围内加速开展的水污染防治攻坚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再结合既有建城史,无疑都是在为既有发展历程“还旧债”。
“水清岸绿对于城市而言是享受,人们都会想着逐水而居、逐水而业,但要是变成为臭水沟或黑水潭,大家都会唯恐避而不及。”在惠城金耀园居住的陈女士直言,自己在金山河边住了10年最清楚这种感受,也最清楚城市建成后治水的难度有多大。“对于金山新城而言,这是必须避开的坑。”
治水兴城,金山新城正走在这样一条全新的道路上。
根据金山新城相关的规划内容,未来的城市中心将结合区域内的金山湖、惠南湖、西枝江等山水资源,发展国际滨水新青城,湾区科创新磁极,建设产城人融合的生态标杆,助力惠州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如何落到地上?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提出要严格遵守规划要求,立足长远,琢磨研究好水系的发展承载力、人口容纳力等,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水系。“治好不只是保护生态,同时也是守住乡愁。”
金山新城的治水成果也不断显见。截至当前,莲塘布河、河桥水和冷水坑河3条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以及金山湖环湖截污治理工程项目均已经完成。同时还在推进金山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包括两湖四河,即金山湖、惠南湖(新建)、金山河、河桥水、冷水坑河、莲塘布河及其支流,以及金山湖西北侧部分惠城区老城区范围,治理面积约76.2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1.53亿元,截至8月累计完成投资约3.23亿元,完成投资占比约 6.27%。
改变最为突出的治水节点则在于南三河。记者近日在河桥水河涌看到,沿岸新建的碧道依水蜿蜒,芳草萋萋,与周边新建的商住社区融为了一体,已然成为了金山新城新的风景线。
产业促城:
产业带动新城建设,打造“三生融合”高品质城市
据规划内容显示,作为未来的惠州城市中心,金山新城除了在城市建设和景观生态方面将严格管控夯实,还将稳步成长为湾区东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中枢。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原动力。但在城市中心如何为产业留足发展空间?袁贵平认为关键是管控好土地,做好规划,强化用地属性管控和用地类型规模,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确保金山新城实现精明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金山新城建设工作专班现场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广延指出要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理念,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规划,加快完善金山新城交通基础设施,吸引优质产业加速聚集,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城市。
如何落到实处?惠州市自然资源局过去一年来发布的《金山水廊控制性规划》、《惠州市金山新城湖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及调整草案》等规划内容有效推动落实。以《金山水廊控制性规划》为例,片区207.44万平方米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就着重布局公共服务、道路交通和绿地广场,占比75.67%,确保片区道路和公共配建的实现。
在近期公示征求社会意见的湖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则提出:重点打造以5G及光电子产业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区,并利用现状生态资源打造金山旅游岛。
类似产城融合发展的例子在金山新城本已成常态。今年7月10日,信利康5G智慧园项目“当天摘牌当天动工”,总投资超25亿元,预计年产值150亿元。
聚焦到金山新城各镇(街道)组团,依托各自的城市现状和产业基础均已找准了方向。
河南岸在既有商圈基础上,山姆会员店、万象天汇广场、金山湖中心等商业体兴起,区域商贸产业再升级;在三栋镇,广汕高铁惠城南站、新会展中心两大核心项目落户,着力打造“一轴四心”格局;而马安则作为城市建设热土,居住组团吸引了碧桂园、中海、华润等多家房企巨头精耕。
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金山新城作为未来惠州城市中心,也将有力的为惠州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子。截至当前,新城已累计引进项目18宗,总投资615.5亿元,产值837.2亿元,已落户4宗,总投资约119.5亿元,产值约284亿元。
观察眼:
强化规划管控,科学引领新城市中心发展
尽管就目前的建城现状而言,金山新城距离惠州城市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从过去一年多的新城建设历程仍可以看到金山新城作为未来城市中心的惠州气派和前瞻的建城视野格局。
以科学规划为指引,治水兴城,产业撑城,金山新城正在加快完善交通、生活等基础设施,吸引优质产业加速聚集,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高品质城市。
对比既有的建城史,可以看到,金山新城的路子正在完美“避坑”。建城先治水、建城先兴业,城市建成区正在“还账”的水污染环境整治,产业空间狭小,住宅小区林立等弊病都将在这里得到消解和优化,城市与自然生态共生、与产业发展共融。
而这一切最为关键的还是严格的规划管控机制,谋划好、规划好,严格实施管控。笔者注意到,自去年6月《惠州市金山新城分区规划(草案)》公示,《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详细规划(公示稿)》、《金山水廊控制性规划》、《惠州市金山新城湖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草案》等规划体系不断细化。甚至聚焦到片区每一宗地块的规划条件告知书,用地属性功能的优化均严格管控。
新城的恢宏愿景能否照进现实,科学规划不走样,引导资本投资为新城所用是关键。就如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所说的,城市建设要想好了再动,没想好,就继续研究想透,不要盲目动。“不只是每一个城市组团,每一块宗地出让也是如此,精细规划指引和审批管控,确保建设落实不走样。”他指出。
科学的金山新城规划走在最前头,提前把框画好、把纲定好,引导社会资本助力新城各功能区的建设和落实。如此,金山新城打造湾区生态立城的门户标杆、未来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样板、湾区东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创新中枢的目标,值得期待。
【记者】张峰
【摄影】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