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是怎样建成的?

前海观潮
+ 订阅

时隔半月,位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的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依旧广受瞩目。自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后,这里成为新的网红留影打卡地。

无图说

作为前海“一号工程”,由中建八局历时366天承建完成的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3.6米,是满足前海及粤港澳大湾区商务、政务、国际交流等需要的高端专业复合型会议场馆,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会客厅”。

下面小南就带你揭秘这个建筑的独特之处——

室内:糅合“彩云”“追月”粤音曲谱美好意象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总共分为两层,一层是多功能展览厅,面积达1900平方米,是接待外来宾客的第一站,曾作为深圳市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举办场地。其天花为云朵造型,在水晶灯的照射下,营造出一种月光透过云层撒下星碎辉光的画面感。同时,还配有前厅、贵宾厅等,根据不同需要,发挥各自独有功能。

无图说

二层主会议厅则是此次庆祝大会的会场,面积达24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约2500人。站在其中,可以看到一幅明月在海平面缓缓升起的壮丽场景,这源自于室内立面的金属圆管形成的圆月造型,是“海上升明月”设计理念的展现。

同时,主会场还设置了由新视材树脂版、钢板与硅酸钙板叠合而成可伸缩的“屏风”,可根据不同会议需要,将整个大厅分隔成不同大小的小厅,实现了多功能综合利用。

“室内设计是将‘彩云’‘追月’这两个粤音曲谱中的美好意象进行结合,从前厅的“圆月”造型,到主会议厅的“海上生明月”,从贵宾厅的“云月相逐”,到公共空间部分的“云海相望”,无论走进哪个厅,都置身于一种彩云追着月儿跑的优美画卷。”项目团队表示,为实现这一效果,从天花到地面,从灯饰到墙体,从门把手到地毯,都力求精益求精。

其中,主会议厅地毯采用花窗、树影、云纹、石头等元素,贵宾厅地毯则采用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碧水、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飞雪等四季元素;门把手外形来自于帆船航行时投射在海面上的轮廓剪影,并运用玉石作为物件,将鱼跃鸢飞的美好意向镌刻于上。

无图说

外观:首创彩釉玻璃演绎岭南传统屋面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外观的“薄纱”造型,则传承自岭南民居瓦片屋顶。为体现室外的“薄纱”理念,中建八局项目团队采用四种不同透光率、1200多块彩釉玻璃百叶,从下到上分布两侧结构弧面上。彩釉玻璃上分布着直径4-10毫米大小不一圆形图案,由密而疏分布,不同的幕墙板块上图案数量不一。从远处看去,富有层次感,显得飘逸轻盈,营造出“薄纱”的朦胧美。

“这是全国首个采用现代材料彩釉玻璃来演绎传统屋面的建筑。装饰性彩釉玻璃百叶面积达到2400平方米,整个玻璃屋面达到7900平方米,超过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两项均为国内最大。”该项目负责人孙磊说,项目团队创新实施大型阶梯式曲线单元式玻璃幕墙屋面综合施工技术、装配式室外铝板吊顶施工技术、3D扫描机器人等,最终为会议中心完美披上“薄纱”。

而室外景观元素提取云的肌理作为设计符号,通过铺装石材的深浅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并用盆景、云墙、矮灯等元素塑造彩云绕月之感。

“薄如蝉翼轻如纱,彩云追月引绪遐。”项目书记蒋立勇说,连同内饰的“彩云追月”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操刀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也称赞:“项目实体形象效果比设计图更加亮眼、震撼,将建筑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图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但项目始终在工程总承包一体化管理下高效推进,7天完成6榀钢架、2000余吨钢构件安装,34天完成1530根桩基施工,68天冲出正负零,37天完成676件屋面板块安装,60幕墙安装全面完工,40天实现主体封顶,82天装饰装修基本完工,348天,全面完工,跑出了“前海速度”。

除地下室为混凝土结构外,在幕墙、装饰装修、安装中大量采用装配式定型化超大铝板以及GRC、GRG等预制纤维造型板块,装配率达到70%以上,远超国家标准。

【记者】张玮

编辑 文海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