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保尔森奖!不愧是灵山岛尖!

广州南沙发布
+ 订阅

10月27日下午,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在南沙区行政中心会见率团到明珠湾起步区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据介绍,今年9月,南沙灵山岛区域生态总师管理模式成功入围由保尔森基金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前四强。按照评选程序,评委会中方联席主席庄惟敏率领考察团前来考察。区领导庄海波、欧阳刘兵参加考察。

2020年申报保尔森奖的项目共119项,经过多轮严格筛选,最终包括广州南沙灵山岛区域《广州南沙灵山区域生态总师管理模式》在内的4个项目进入奖项绿色创新类别终审环节。

灵山岛尖建立区域生态总师管理模式,践行绿色生态城区“顶层设计+中层衔接+底层管控与落实”三步走战略,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为统领,将绿色生态建设任务分解至城市建设交通、能源、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各个方面,确定重点工程、关键技术、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形成指标落地的具体项目与事项,从上而下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路径的畅通。

灵山岛尖区域生态

总师管理模式

有哪些奥秘?

经验一:打造水岸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生态堤。

灵山岛尖运用

“宽度换高度”的理念,

利用绿化、多级平台等形式,

实现了水岸与城市空间相融合;

充分营造了开放

且具层次的滨海空间,

避免传统堤岸

“水利围城”的情况,

打造亲水的“生态城市”。

经验二:打造大小海绵共存的海绵城市。

利用明珠湾“五水汇湾”

和河涌密布天然“海绵”特征

以及良好的生态本底,

采用生态河湖建设和

潮汐水流调节等复合措施,

保障区域内的水生态环境。

采用“强排+自排+调蓄”的

排涝体系,

保障区域整体防涝安全。

经验三:打造城市“能源双控”新特色。

灵山岛尖在城市负荷中心建设

冰蓄冷+电制冷方式的能源站,

供能范围为41.5万平米,

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为夏热冬暖地区

采用集中供冷提供了参考,

实现年减碳4537吨。

经验四:资源多级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灵山岛尖成立建筑废弃物

再生利用处理中心,

处理后用于制作建筑材料,

使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

达到80%以上;

开展淤泥资源规模化利用,

改良淤泥弃土后全部用于

路基填土或绿化种植土。

采用集中处理模式,

处理淤泥量50万m³,

直接经济效益为270万。

关于“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简称:保尔森奖,Paulson Prize)由保尔森基金会于2013年发起,自2017年起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对在中国境内推行的创新的、可复制的、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市场解决方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应对最为紧迫的环境挑战。

“保尔森奖”旨在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为世界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树立成功典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自2020年起“保尔森奖”将聚焦“绿色创新”(Green Innovation)和“自然守护”(Nature Stewardship)两大类别,立足于城市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维度,征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编辑:刘艺丰

来源: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林春萍

图片:刘伟

通讯员:林丹贤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