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设计院总包设计!无锡3号线今日开通

南方+ 记者

10月28日,刚刚登陆A股市场不久的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迎来喜讯,由其总体总包设计的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无锡城市轨道交通从地铁1、2号线双线运营时期的“十字”换乘,升级为由三条地铁线路构成的“米字”网络框架,标志着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格局的基本成形。

颜值担当!匠造城市新地标

硕放机场站为无锡3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接驳机场航站楼,是无锡城市的门户和形象,是无锡3号线的“颜值担当”。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总体组在满足枢纽衔接交通功能的基础,梳理城市门户形象;通过下沉广场与机场航站楼室外平台进行无缝对接,负一层地铁、机场1层到达、2层出发指向清晰、换乘便利。下沉广场内设置椭圆形钢结构雨棚,雨棚采用钢拉索结构,外设玻璃幕墙,并辅以下沉广场石材立面及铺装,整体新颖美观、现代感强。

为了充分展现无锡城市形象,设计过程中在广场外沿惊艳设置一个小花园,葱葱郁郁的绿墙、流畅的屋脊线条、小桥流水等元素,一幅充满地域特色的江南水乡水墨画跃然纸上,让这条钢铁巨龙般的城市大动脉增加了几分亭亭玉立般婉约少女气质,硕放机场站也将成为无锡市民和外地旅客新的打卡胜地。

作为无锡市第二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关键线路,地铁3号线是贯通无锡西北-东南向骨干线,其主要功能承担西北部、中心区及东南部间的交通,为惠山城际站、无锡西站、无锡火车站、无锡新区站与机场之间的客流服务,并积极支援沿线重点地区城市的发展,完善无锡交通枢纽体系,巩固无锡市作为长三角区域北翼中心城市地位和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城市;有利于构筑硕放机场快速集疏运输体系,扩大机场辐射范围,促进江苏省将苏南硕放机场打造成枢纽机场的规划实现,大大促进硕放机场的发展。

谱写锡城最美画卷

市民乘坐地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车站是否“漂亮”、是否方便。无锡3号线是作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在无锡承接的首条总体总包线路,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地铁线,展现无锡国际花园城市形象。

硕放机场站以无锡市徽“玉飞凤”为概念,寓意无锡是风光秀美、宜居宜游的山水名城,提取了翅膀与凤尾为主题元素。天花以流线型弧形铝板造型进行疏密组合排版,遮挡密集的管线,使视觉效果灵动、韵律层次丰富,与机场空港的飞行主题十分契合。

硕放机场站▲

旺庄站以雅居生活为主题,取自文征明《还家志喜》中“绿树成阴径有苔,先庐无恙客归来”的意境,提取树叶为本站的主题元素,通过组合,将该元素运用到艺术灯具中,以呼应雅居生活这一主题。

旺庄站▲

无锡火车站为1、3号线换乘车站,延续原已建成的1号线素雅的装修设计风格,站台采用半裸装形式进行设计,通过方通及铝板组合造型,体现简洁大方的空间氛围。

无锡火车站▲

盛岸站周边规划主要以高端商业为主,提取钻石切面为设计元素,通过线面结合的手法,采用铝板与方通组合造型,并结合灯光布置,对空间进行塑造,营造现代、简洁、具有商业气息的地铁空间。

盛岸站▲

多项创新!盾构隧道成功下穿京沪铁路

在施工过程中,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创新性应用了装配式二次结构技术、顶管法联络通道技术、预埋槽道、高承压水头下低净空拔桩技术等多项国内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过程中尚无应用的技术,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期、改善地下工程内的施工环境响应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无锡地铁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无锡3号线采用装配式二次结构技术,总体组细心研究该施工工艺的每一处技术细节,编制汇报文件,及时向业主汇报采用此新技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拿出了让业主满意的全预制装配工艺设计。最终,该技术在高浪东路站二次结构(楼梯、站台板和轨顶风道)施工中使用。

除此之外,无锡3号线总体组在国内首次采用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技术。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技术具有微加固—采用可切削洞门和特殊结构设计,实现微加固施工,取消软土地区常规冻结法加固措施,采用机械化支撑体系,确保施工全过程结构安全。项目施工期间,全国多地地铁建设施工单位来到无锡“取经”,无锡3号线总体组也应邀作为设计方为各界同行分享经验,该项新技术将在更多的地铁项目上推广应用。

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也是江苏省首个以全线争创“鲁班奖”为目标的轨道交通项目,不断刷新一项项创新的施工纪录:盾构隧道成功下穿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铁,国内最高标准的高铁轨道铺设工艺、国内首创顶管法联络通道施工技术并成功实施、开展地铁车站二次结构应用预制装配式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一条安全优质、快捷舒适的城市交通骨干新线路逐步成为现实。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谭超

【通讯员】谭贻荣 孙志兴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