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伯查出艾滋病,老年艾滋病感染人数为何越来越多?

东莞疾控
+ 订阅

10月2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又称为老人节,

各地纷纷举办活动,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良好社会风尚在这一天得以充分体现。

但关爱老人应该是一种常态,

不能仅仅局限于重阳节这一天,

而是需要细水长流的坚持与真心实意的付出。

除此之外,

关爱老人,

除了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还应关注老年人经常被忽视的一种欲望

——性欲望,

因为“性”常常还关联着一种疾病

——艾滋病。

热点新闻

老年艾滋病患者人数不断上升!

图:1990-2016年全球50岁以上老年HIV感染者数量变化

(来源: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艾滋病感染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主要是通过性传播。

早在2012年,老年艾滋就已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倍多。

2017年初,国务院在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首次将老年人列入重点宣教人群。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艾滋病核心宣教知识显示:我国每年新报告的6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从2010年的5943例上升到2018年的31541例,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构成从9.3%上升到21.2%。

老年人的性与“艾”

老年人的性需求

对于老年人谈到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老不正经的”“都一把年纪的人了”,所以很多老年人对性也就羞于表达,甚至避而不谈。然而,性欲望是人的本能。只要具备性活动的能力,这种本能就会一直存在。有调查显示,中国55~61岁的中老年人中有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39%的人可以达到每月3次。

老年人的性安全

老年人的性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安全套的使用意识不强,大部分人觉得为了避孕才要使用安全套,而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使女性受孕的能力,或失去了怀孕的能力,所以不需要用到“避孕套”。江西省一项老年艾滋病病例调查发现,98%的老年人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

老年人与艾滋病

很多人无法将“老年人”与“艾滋病”扯上关系,这也恰恰是老年人患艾滋病的隐藏原因。老年人也有性需求,但却不注重性安全,不安全的性行为是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原因。而且老年人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原因,对于艾滋病的知晓程度远远不足。这也导致了他们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与他人。

老年艾滋的防与治

正确使用安全套

不管到了什么年纪,安全套的使用都能很好杜绝疾病的出现。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及时阻断

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比如进行了不安全性行为,可以在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阻断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早检测,早治疗

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咨询与检测,若发现感染则尽早治疗。艾滋病虽然尚无法治愈,但是艾滋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基本都可以正常生活,且寿命基本上与其他老人无异。

正视老年人的性与欲,

正确引导老年群体的“安全性行为”,

让老年人了解爱,

了解“艾”,

更远离“艾”。

往期推荐

为什么睡觉会流口水?原来身体在暗示 3 大问题,切勿忽视!

【科普】会起“鸡皮疙瘩”的人好处多!女性更强烈

撰文、美编:千纸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