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6日),东莞“非遗在校园”经验分享会录播节目在“i东莞”播出,12个代表学校、5个非遗项目传承人分享各自的干货,还有专家进一步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建议。日前被评为市首批“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的石龙镇实验幼儿园代表在市文化馆会议室现场分享经验做法。
在非遗项目分享上,12个学校代表分享了各自学校非遗项目进校园、在校园的开展工作,并以案例的方式分享了经验和方法。石龙镇实验幼儿园负责人在《把根留住》的演讲中介绍了自项目开设以来,如何通过开展活动传承文化,促进幼儿发展,增进亲子关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园所特色发展和幼儿的整体性发展的经验。就如何结合园中资源、环境、设备、师资等优势和实际情况,融入“社会、艺术、语言、健康、亲子实践游戏”等领域课程中,形成园本非遗基础大纲,开发本土非遗课程资源,包括教学案例、活动方案、教学视频、园本教材等。
据介绍,石龙镇实验幼儿园以品格教育、早期阅读、本土非遗文化园本课程为教育特色。自2014年起,着力进行地方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在石龙本土非遗项目中选取了“醒狮头”、“泗洲灯笼仔”、“木屐”、“新昌鼓”为研究对象,2015年成功申报市级课题《基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2017年结题并获广东省教研科研创新成果三等奖。
2018年研究经验在市学前教育协会首期“幼教慧论坛”暨市名园长工作室汇报中分享。2019年举办的“寻找石龙的足迹”非遗历奇游戏化社会实践课程活动,入选市指南实验园项目,此外,还在园区打造了“非遗传习坊”。2019年园本课程获市非遗进校园十大示范案例,并被邀请参加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东莞分会场活动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成果材料在东莞市非遗专刊《润物》刊登。该园创办园本传统文化活动“非遗庙会”,向我市松山湖片区姐妹园开放。
2020年该园的《基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获东莞市优秀教育成果三等奖。2020年该园继续深入研究,拓展项目《基于东莞石龙四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园本课程开发研究》入选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幼儿园科学保教示范项目。
家长表示,石龙实验幼儿园的活动都能结合石龙本土非遗制作技艺、著名景点、特色文化等,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在游戏中学习家乡文化和爱国知识,孩子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还能诱发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增进阅历和见识。
文、编| 晓彤
图 | 宜居石龙
校 | 秋江
审 | 姚颖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南方号 : 宜居石龙
新浪微博:宜居石龙
● 扫码关注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