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万寿果”鲜美上市

东莞农业农村
+ 订阅

金秋十月,瓜果当造。时下,正是本地木瓜成熟上市的季节。在道滘,因本地木瓜多被烹调作为寿宴汤品,所以也称“万寿果”。

走进道滘综合市场,不少菜档前都“醒目”地摆放着个头硕大的本地“万寿果”。

“本地人食用蔬果讲究当造。现在正是‘万寿果’的成熟期,来一碗‘万寿果’猪骨汤,驱寒暖胃,生津去秋燥。”档主丽姨说,本地人大多喜欢用“万寿果”煲汤,使其在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

“与适宜鲜食的水果木瓜相比,本地“万寿果”果树更高,不易采摘,果型巨大。果肉有涩味,更适合煲汤。”道滘蔡白村的勋叔是具有多年“万寿果”种植经验的农户,勋叔介绍,“以前,道滘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万寿果’,春种秋收。但后来随着水果木瓜品种进入市场,‘万寿果’逐渐被取代,种植‘万寿果’的农户越来越少。”

为了坚守一份本土风味,勋叔始终坚持种植本地“万寿果”。勋叔种植的“万寿果”饱满硕大,青翠油亮,每个成熟的瓜都有4斤以上,单棵树产量达到50公斤左右。勋叔表示,“万寿果”需肥量巨大,不仅要基肥充足,进入幼树期后要每隔15天左右追肥一次。花期则要叶面喷洒生长肥、穴施氮肥。果期要注意补充磷钾肥,可以保果壮果。

“‘万寿果’就是要挑个头大的,大瓜肉才厚实。削皮切成大块,配合大块熟姜、红枣和猪骨熬煮,是道滘人秋冬季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勋叔说。

来源:道滘农技中心叶雅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