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汕头再出发 | 特区发展的金融力量:不断夯实粤东金融服务中心基础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  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点击可看  南方日报特刊40版:牢记总书记嘱托,汕头再出发

2

翻阅历史篇章,在汕头开埠前数年(1854年)即有山西人开设票号,经营外地汇兑业务,是为汕头金融业之起始。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其总行(上海,时为1897年)成立的第二年就在汕头市开设分行。因是对外贸易口岸,汕头也是外商保险较早进入地区之一,是我国近代保险业先行之地。

而汕头作为著名侨乡,历时一个半世纪的侨批业,不仅推动了近现代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整个潮汕地区的繁荣,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汕头金融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流与融合。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系统改革持续深入。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成为当时特区发展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凭着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汕头在金融领域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为支持地方经济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截至今年6月,汕头市场主体突破40万家。40年来,汕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近九成为侨资。汕头银行业各项存款规模突破4000亿元,各项贷款规模突破2400亿元,分别是特区设立之初的1600倍和210倍。

40年光阴流转。满载着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期待和希望,汕头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深汕深度协作的东风下,驶入全新历史轨道。

汕头市金融业为繁荣社会、高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杨立轩 摄

汕头市金融业为繁荣社会、高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杨立轩 摄

以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40年来,汕头金融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创新格局:1988年,汕头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首家开办证券柜台交易业务,并开办国库券转让市场业务,突破了证券有行无市的状况;广东华兴银行于2011年成功重组;2011年,澄海潮商村镇银行设立;2015年,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全国首创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模式;2015年,广东股交中心正式在汕头市设立华侨板;2018年,南澳农商行顺利开业;2020年,平安银行汕头分行开业……

金融业在服务特区经济发展中成为探索创新发展经验、先行先试的排头兵。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金融组织141家,其中银行业机构28家、保险主体机构48家、证券机构24家、期货机构10家、小额贷款公司17家、融资担保公司10家、融资租赁公司4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1家。全市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业务规模等主要指标,居粤东地区首位。

立足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40年来,汕头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加大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数据统计,汕头银行业机构近3年累计向155个市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投放贷款超过250亿元,保险机构累计提供重大工程风险保障314亿元,为潮惠高速、汕头海湾隧道、汕汕高铁及亚青会配套基建等重点项目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

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快马加鞭推进重点项目的一个缩影,具有世界级挑战性工程之称的汕头海湾隧道于今年8月全线贯通。这一项目背后,由交通银行汕头分行等7家银行组成的银团,为这项工程提供65亿元民生工程项目银团贷款,这是迄今为止汕头市规模最大的大型民生工程银团贷款,创造又一项金融记录。

为进一步加快汕头港广澳港区二期工程集装箱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工商银行汕头分行联合汕头5家银行机构组成银团贷款,为该项目提供20亿元资金支持,推动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如今,汕头港已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物往来,港口通过能力达4035万吨。

深化改革创新 走“侨”字特色

40年来,汕头金融业发展不乏亮点,其中坚持走侨字特色的差异化金融发展道路是其中之一。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为汕头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在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前,汕头市坚持以金融产业为先导,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坚持走侨字特色的差异化金融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双创金融环境,大力实施“引金入汕”工程,建设侨字特色金融机构发展集聚区,推动华侨试验区成为融入大湾区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目前,汕头银行保险业机构累计向华侨试验区及区内企业投放贷款超145亿元,提供风险保障287亿元。

为加快推进华侨试验区的金融创新发展,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多种政策优势,2015年9月,广东股交中心正式在汕头市设立华侨板。经过4年运营,2019年12月,广东股交汕头分公司揭牌成立,承接原华侨板运营职能,开启了汕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华侨板注册挂牌企业合计657家,9家挂牌企业先后实现股改和转板到新三板,融资方面累计为企业融资超7.9亿元,与粤东当地一批金融服务机构形成了有效互动。

随着新业态发展,汕头也在积极探索发展跨境金融产业,利用华侨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学习借鉴国内跨境支付的先进经验模式,在汕头市积极探索开展跨境支付服务。通过与汕头市电商平台及金融机构建立连接,积极帮助本地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拓展境外电商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因跨境交易货物资金周转太长而造成的短期资金需求问题。今年,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还制订了金融支持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9项措施。

通过努力,跨境金融支持汕头市“稳企业、保就业”的渠道愈发畅通。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汕头货物贸易进出口项下跨境收支合计折41.2亿美元,企业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从境外融入资金1亿美元,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办理贸易融资61笔、金额1911万美元,跨境金融业务稳步回升。

提升服务水平 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发挥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是提高区域经济金融整体竞争力与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40年的改革开放,汕头金融行业也伴随着经济特区的春风,发生了质的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打造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汕头市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工作任务,加大引金入汕步伐,不断夯实粤东金融服务中心基础,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好金融环境。

在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汕头银保监分局、汕头市金融工作局引导下,当地金融机构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有力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例如工商银行汕头分行积极支持汕头地区玩具设计与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全产品综合服务方案;建设银行汕头分行在今年疫情期间,为保障汕头市工业企业融资需求,新增200亿专项普惠信贷规模予以支持,优先支持规上工业企业;汕头市澄海区部分银行还开设渔民贷、淘宝贷和创业贷等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多种融资选择。

近两年来,汕头市积极引入平安银行、广州银行来汕设立分支机构。今年来,在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汕头市还全面加快农信社改制各项工作,深入开展非法集资陈案处置化解以及各项扫黑除恶专项工作,营造优化地方金融环境的良好氛围。

汕头市银行业协会在汕头银保监分局和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的指导下,自2019年11月持续做好“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及宣传推广工作。截至2020年9月底,银行机构参与网点506家,走访企业数量5204家,其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数量1432家,成功获得信贷资金的企业数量731家。获得信贷企业中首贷户99家,贷款发放金额147679.08万元,首贷户贷款发放金额17935.1万元,提供特色金融产品数量197个。此外,汕头市银行业协会连续多年组织各银行机构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和球类比赛,切实提升汕头市民群众金融素养,丰富行业员工文化生活,展示行业文明风貌,传播正能量。

解民忧 惠民生 暖民心

近年来,汕头银行保险业机构在监管引领下,主动回应人民关心关切的问题,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扶贫等环节的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6月末,汕头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9年平均水平下降0.47个百分点,法人银行机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广东华兴银行推出的电子银承“秒贴”业务,为中小微、民营企业实现贴现资金秒级到账,已累计办理“秒贴”业务近7000万元。建设银行汕头分行“百项政务进网点”项目、工商银行汕头分行“银医互联”项目等也不同程度提升了市民办理业务的便捷感,较好服务社会民生。

保险业也发挥重要作用。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汕头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制定并印发《汕头市加强“警保联动”工作实施方案》,全市“警保联动”工作机制全面落地,进一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努力实现快速理赔,达到便民目标。

汕头市保险行业协会于2009年7月成立汕头市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索偿纠纷调解委员会、汕头仲裁委员会保险行业仲裁联络处,2012年至2019年,协会共受理客户投诉88例,调解成功的83例,得到投保单位、客户和涉案保险机构的好评和认同。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汕头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向贫困户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42亿元,累计向扶贫企业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25.92亿元。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与市、县扶贫办建立了双向沟通机制,与当地扶贫办和村委会多次联合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宣传活动,向当地村委干部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贫困户贷款需求,进村入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做到应贷尽贷。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近1500万元,惠及贫困户1597户。

农业银行汕头分行采用“一县(区)一产业项目带动”模式,通过与政府部门和农业担保公司加强合作,筛选出一批符合政策要求、发展态势良好的扶贫企业,并运用信贷资金予以对接,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4670万元,带动服务贫困户110户。汕头人保财险公司分别在龙湖、澄海、南澳等区县启动防贫保险,累计提供约86.66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受益19787人次,帮助解决贫困人口在脱贫过程中所面临的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的难题。

典型案例

金融抗疫

金融指标

逆势上扬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是稳金融、保金融,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业开放措施的落地没有停顿、继续推进。汕头市金融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汕头市金融业增加值80.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形势下,汕头市主要金融指标缘何能够逆势上扬,保持增长势头?

这源于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银保监汕头分局、汕头市金融局迅速反应,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各项工作,为地方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展现出金融在关键时期的新担当。

通过金融机构的安全有序复工,保障了居民基本金融服务供给和实体经济资金循环,稳定了市场情绪,加快了实体企业的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通过保障重点防疫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等措施,维护了疫情冲击下实体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避免了信用违约风险的爆发和社会资本存量的大规模损减。

今年来,针对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汕头出台《汕头市关于贷款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细则》,在政策实施6个月内,通过对汕头市除涉房地产、基建、电力等行业外的企业贷款按基准利率4.35%的30%给予贴息。截至目前,已为符合条件的2500多家企业法人发放的贷款贴息申请约近7000万元,撬动贷款超222亿元,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有效对冲疫情对汕头市制造业企业的影响。

出台《汕头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专项补贴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期间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补贴,对汕头市规上限上企业、培育企业和规下限下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融资担保项目的担保费率,统一降低至年化不超过1%。财政按融资担保金额0.5%补贴融资担保费用,目前合计补贴担保费37.15万元,撬动新增贷款7430万元,受惠企业25户。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汕头市举行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推进会暨银企签约仪式,签约总金额达65.9亿元,涉及新建发电项目、海上风电、果蔬销售、垃圾处理以及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为汕头当前以及“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市今年156个续建重点项目于2月底全面复工建设,今年前8月,汕头市5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居全省第一。

汕头保险业也通过各种方式投入到全民抗疫的热潮中。中国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为汕头援鄂医疗队伍提供专属保险,并为汕头市4名新冠肺炎患者快速理赔;中国平安财险汕头中支、中国人寿汕头分公司、中国人寿财险汕头中支、横琴人寿汕头中支,向汕头市防控疫情一线人员、公安和妇联系统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专属保险保障;平安人寿汕头中支、中国太保寿险汕头中支、太平人寿汕头中支组织员工开展自愿捐款,支持一线战疫。

2020年2月28日,中国太平洋产险汕头中支为全市3933名驻村扶贫干部免费提供保险保障,还派员到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上西村驻点帮扶,协助当地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做好农村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中国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于5月8日陆续向金浦街道4个受水源、土质影响造成农田严重受损的村居,捐赠一批农药化肥等农资,支持水稻种植户复耕复产工作。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辖区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40亿元,同比多增113亿元,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障作用,上半年赔付支出15亿元。今年上半年辖区银行业累计向139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新增贷款59亿元;对1027户、5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全辖保险业通过捐赠保险、宽延保险期限等方式支持抗击疫情,累计惠及群众超过8万名;全辖银行保险机构累计为企业减费让利超过3亿元;银行保险机构与全辖8家重点外贸企业对接率100%。

【撰文】余丹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