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考察组走进我市南溪镇新溪村、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

普宁发布
+ 订阅

“河水很清,两岸的潮汕传统民居很有特色,整体环境非常好!”金秋时节,普宁市南溪镇新溪村依然到处莺飞草长、绿意盎然,妇女们在河边洗衣,小孩在钓鱼摸虾,一艘艘游船画舫满载着游客的欢声笑语在水网中穿行……这一幅鲜活的梦里水乡画卷,赢得了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负责人的点赞。

10月22日,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先后走进揭阳普宁市南溪镇新溪村、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参评单位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普宁市南溪镇新溪村:梦里水乡 慢游康养

普宁南溪镇堪称粤东版的“乌镇”,南溪镇水网密集,纵横其间的内河犹如一条丝带,将一座座潮汕古村落像串珍珠一样联通起来。其中,新溪村无疑是珍珠链上的一颗明珠。

新溪村全村可谓是一座潮汕传统民居的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潮汕建筑,“张氏家庙”就是其中的代表。张氏家庙始建于1920年,是粤东最大的“四厅抱印五子登科”祠堂,从空中俯瞰,祠堂格局形成一个大大的“回”字,聚集了五壁连、四点金、下山虎、双背剑、竹竿巷、高平房、反照厝等潮汕建筑形式。张氏家庙不仅有恢弘的气势,更有光荣的历史。1943年至1945年间,张氏家庙曾是汕头市立一中办学点,培养和保护了许多革命苗子;解放战争时期,张氏家庙作为情报交通站秘密传送情报,搜集敌情。

近年来,新溪村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梦里水乡”,走出一条独具新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水乡建设,新溪村一方面以治水作为突破口,完成溪河清淤3公里;另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化活动广场,改善村容村貌。去年底完工的沿溪1公里水线有700米长的溪边景观绿道。

新溪村由此成为一个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岭南水乡。考察组乘着“乌篷船”,沿着南溪水乡精品路线探访,一路溪清水秀,鸟语花香,处处都有不同的风景线。据了解,南溪镇申报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挖掘整合南溪村、北溪村、新溪村旅游资源,优化串接沿线美丽村庄、绿化苗木、油菜花海、十里桃花、蕉柑树园、绿道长廊等景点,匠心独具打造特色美丽乡村风景带。

该村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激活新溪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祠堂文化、水乡美景及田园风光,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逐步构建潮汕传统文化和江南水乡融为一体的“慢游康养”模式,促进新溪村向新时代乡村华丽转身。

普宁市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让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据了解,什石洋村是省定“红色村”,2016年被省定为贫困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什石洋村是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1928年成立的普宁县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辉祖祠),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战斗过的地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全村涌现了众多革命英雄、烈士和堡垒户。

在辉祖祠里有着大量翔实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展现了什石洋村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业绩。该村在195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红色根据地村,2018年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近年来,什石洋村坚持把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和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整合红色资源,扎实推进“一一五一”建设,力争将什石洋村打造成为具有普宁特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阵地、党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来源:南方+,有删减

整理:“普宁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